而她們偶爾聊起的八卦,不僅真實,還頗為引人入勝。
譬如,某位京都官員只因私藏幾枚銅錢,竟被家中潑辣的妻子狠狠教訓了一番。
蘇渝聽聞此事,不禁笑得前仰後合。
王啟年的私生活竟已如此公開透明瞭嗎?那老王的臉面豈不是蕩然無存?
蘇渝沉思片刻,隨即搖了搖頭。
畢竟臉面這東西,對老王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柔嘉郡主微微側頭,繼續用柔和的語氣問道:“你們可曾聽說近日吳家小姐的遭遇?”
蘇渝搖了搖頭,淡然一笑:“未曾。”
笵思哲也晃了晃腦袋:“我也沒聽說過。”
柔嘉郡主轉而看向若若,提醒道:“就是前段時間,咱們一起去參加的那個春日宴,你還記得嗎?”
“就是那位擅長彈箜篌的,京都府丞家的吳小姐。”柔嘉郡主補充道,“若若,你還有印象嗎?”
若若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還是搖了搖頭:“沒印象了。
她怎麼了?”
若若這話並非出於不尊重,而是她確實記不清了。
畢竟京都非同一般,官員眾多,而那些官員家中的小姐們更是數不勝數。
她們整日裡不是參加這個小姐的茶話會,就是那個小姐的賞花宴。
宴席多了,見的人也就多了。
有些人,只見過一兩次,真的很難記住。
柔嘉郡主輕輕皺眉,嘆了口氣:“唉,前些日子,我和別人聊起了《紅樓》這本書,她聽了後,回去也開始買來看。”
“誰知看完之後,她竟茶飯不思,變得痴痴呆呆。”說起這事,柔嘉郡主臉上露出一絲自責。
笵思哲滿臉驚愕,疑惑地問道:“看一本書,竟然能看傻?”
“那姑娘原本就是個笨蛋吧?”笵思哲雖然沒看過《紅樓》,甚至只翻了兩眼就覺得無趣,但他知道,《紅樓》在京都非常受歡迎。
怎麼還能把人看傻了?
那書局豈不是要賠個傾家蕩產?
想到這裡,笵思哲有些不悅,脫口而出。
若若搖了搖頭,表達了不同的看法:“我想那位姑娘應該是非常喜歡《紅樓》的。”
“也不一定就是痴傻,可能只是多愁善感罷了。”
見柔嘉郡主有些自責,若若想了想,又安慰道:“而且,《紅樓》在京中如此流行,她遲早會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