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場景,早已屢見不鮮。
時至今日,無論是淑妃、二皇子,還是嫻吟宮的宮人,都已對此習以為常。
淑妃習慣了李承澤時常來宮中閱讀,甚至特意為一些好書備下兩本。
李承澤也習慣了母妃的沉默,便自顧自地沉浸於書海,坐姿隨意,怎麼舒適怎麼來。
宮人們則早已習慣了這對獨特的母子,他們眼中只有書籍,無視旁人,沉默寡言。
李承澤一邊用手指翻閱著書頁,一邊伸手去夠桌上的水果。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身上,彷彿為他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環。
在這寧靜的時刻,他們彷彿與外界的喧囂隔絕,只沉浸在書的世界裡。
這裡沒有宮廷的爾虞我詐,只有溫情與對知識的無盡渴望。
然而,片刻之後,兩人卻同時發出了一聲長嘆:“唉!”
“唉!”
一方面,他們為《紅樓夢》中人物的悲慘命運而嘆息;另一方面,他們手中的《紅樓夢》竟在這一回戛然而止。
若要繼續閱讀後續章節,還不知要等到何時作者更新。
恰逢尤二姐踏入大觀園之際,恰逢王熙鳳於寧國府大鬧一場。
這等情節,怎能不勾起眾人好奇心,欲探尤二姐在大觀園內究竟遭遇何番波折?
至於那王熙鳳,莫非真個性情大變,不再嫉妒,不再作惡?
即便書中扉頁或隱或現透露出些許端倪,卻也因書商狡黠,早早將關鍵資訊明示於扉頁之上。
以上種種,皆為促銷手段,真假難辨,讀者需自行斟酌。
欲知後續故事真相,唯有購書細品。
故而,欲探後事如何,只得耐心等待作者六十八回之後的續作問世,再赴書店購得一閱。
等待,實乃漫長煎熬,尤其面對如此引人入勝之作。
起初,淑妃對《紅樓夢》並未給予太多關注,只視其為書商包裝下的流行讀物。
她博覽群書,自認獨具慧眼,此類商業書籍,即便廣受追捧,也未必能入其法眼。
然而,書不可貌相,唯有親閱方知其妙。
入手一讀,果然文采斐然,令人拍案叫絕!
於是,她又購得一冊置於書架,心想承澤定也會喜愛。
果然,母子二人閱後,皆贊此書為千古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