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就能如此迅速地算出這筆賬,絕對是神童!
飯後,幾人又說笑了一陣。
隨後,王啟年去店裡看了看,便回鑑察院了。
蘇渝則帶著若若和笵思哲回了府裡。
剛到府門前,便看見一輛靖王府的馬車停在門外。
蘇渝心生好奇。
難道是靖王世子李弘成來了?
不應該啊,他還不認識笵鹹,笵鹹也還沒到京都。
總不可能是靖王吧?聽說他一直和司南伯笵建不和。
若若見蘇先生面露疑惑,抿嘴一笑,輕聲道:“一定是柔嘉郡主來找我了。”“柔嘉郡主?”
蘇渝依然歪著頭問。
他對這個名字毫無印象。
若若嘴角微揚,柔聲說道:“先生,她是靖王府的郡主,也是我的閨中密友之一。”
“她可喜歡先生那本書局的《紅樓》了。”說著,若若輕輕咳了兩聲,險些說漏了嘴。
還好,先生肯定不知道自己已經知道那書是他寫的了。
既然先生不說,自己還是裝作不知道吧。
蘇渝微微挑眉,點頭淺笑:“嗯。”
原來靖王世子還有個妹妹,自己之前竟然沒注意到。
他只知道長大後的若若有一堆閨中密友,但具體是誰,他已經記不清了。
不過看若若如此開心地介紹這位閨蜜,想必也是個妙人。
那就去見見這位靖王府的小郡主吧。
不過,既然她是若若的朋友,年紀應該不大。
這麼小,能看懂並喜歡《紅樓》嗎?
蘇渝沉思片刻,或許是她周遭之人留意到有人在熱議。
在長期的薰陶之下,即便不能完全領悟其中的深意,故事的大致內容未必不能領會。
只是他在思索,眼下《紅樓》的盛行程度,確實有些超乎預料。
不論是平民百姓、讀書人、深閨女子,還是京城中的貴族千金,皆對其愛不釋手。
他不禁揣測,背後是否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
然而,事實上,閱讀《紅樓》的人數遠不止這些。
就連皇宮之內,也已有人深受其影響。
比如二皇子與他的母親,淑妃。
此刻,母子二人正捧著書,並肩而坐,細細品讀。
只是有一點頗為奇特。
這對母子各自沉浸在書中,卻無隻言片語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