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此感謝‘萬富’大佬慷慨贈予的月票!
京都至儋州,路途遙遙,即便是急馳快馬,亦需月餘。
加之老者此行非自願,途中不免借公差之名,遊歷四方,腳程自然放緩。
然念及此乃院長親自交託的任務,不敢有絲毫懈怠,僅在幾處引人入勝之地稍作盤桓。
及至儋州,一切如故,歲月悠悠,寧靜祥和。
蘇渝依舊沉浸在書卷之中,同時教授笵鹹課業。
時光荏苒,儋州已度過半載有餘。
今日,度過生辰,蘇渝步入十六歲韶華。
老夫人原欲為其大肆操辦,卻被蘇渝以麻煩為由婉言謝絕。
畢竟,他非笵府中人,僅為一介教書先生。
老夫人見蘇渝主意已定,未再強求,卻命人精心挑選厚禮,並將其束脩加倍,以示感激。
觀孫兒笵鹹在蘇渝教導下,愈發勤勉向學,性情亦日漸沉穩。
孫女笵若若,日日隨蘇先生左右,性情愈發開朗,體魄亦日漸強健。
老夫人心中感激萬分,終得機會,自當珍視。
更思及若若近來身體康健,或可令其隨蘇先生習文識字,早日啟蒙。
老夫人備禮之餘,二童亦未曾鹹著。
笵鹹用心書寫賀詞,蘇渝觀之,竟非抄襲,實乃親筆所書,字跡亦顯工整。
小若若雖不會書寫,卻將平日積攢的零花錢,悄然遣人購得兩串糖葫蘆,全數贈予蘇渝,未曾留一串自享。
蘇渝問其故,若若僅甜甜一笑,道:“先生,生辰快樂。”
蘇渝微笑,輕撫若若頭上黃髮。
雖不欲驚動笵府,未辦宴席,然既受生辰之禮,當晚亦與眾同樂,共度一個溫馨熱鬧的生辰。
實際上,為蘇渝送禮的遠不止他們三人。
府邸中的丫鬟們,同樣對蘇先生滿懷敬意與喜愛。
儘管她們囊中羞澀,卻都竭盡所能,獻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例如冬兒,親手縫製了一個精緻的香囊贈予他。
而思思,則是省吃儉用,購得一本科舉備考之書。
她聽聞,許多士子因讀了此書而高中,於是很早就開始攢錢。
此番恰逢自己生辰,便託人購得此書,又細心地用布包好,親自送到蘇先生手中。
離去時,她滿臉喜悅,深信蘇先生定能高中,而自己也算為先生盡了一份綿薄之力。
當然,蘇渝翻閱了那本書,發現它實則出自一位二流詩人之手,並無太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