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風高氣爽。
皇宮大殿前一側,群臣匯聚。
一張大桌居上,配合其餘位置三條長桌圍成矩形。
這方陣的中央則是一根金燦燦的銅管。
銅管的彎頭處繫著一條紅綢,包裹的嚴嚴實實。
在場氛圍輕鬆,群臣皆是嘴角帶笑,低聲交談著。
偶有人吃吃桌上的茶點。
方正一坐在左側長桌首位,眯著眼不緊不慢的捋著鬍子。
身旁屬官躬腰站在他跟另一閣員的兩張座椅之間,低聲稟告著。
“閣老,東嶺、雲臺、南川三省的收支前夜已經呈上,下官看了除辦事之外,各衙門的尋常開支未見縮減,反而有所增加,可這裡面的名目不合理之處頗多...這要不要立刻急馬去函再督促一下?”
“唉...”方正一輕嘆一聲,“你現在說這事也沒法處理,我還什麼都沒看呢...皇上知道了麼?”
“陛下也是昨天知道的,說都給您看,不用找他。昨兒您沒在,我這才...”
“戶部那邊呢?去說了麼?”
“戶部也跟著訴苦,不願意配合。依我看...不如繼續從小處著手,各地府衙建了堂食,除了京師外把各地方的堂食砍了算了,朝廷發著祿米沒必要再給他們建個飯館,當初要營建的時候下官就覺得此舉不妥。”
“有什麼不妥的?”方正一微微抬起眼皮,“一來控制預算,二來強令各地方官在食堂用飯納入考核,百姓也能見到他們也能在裡面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們就算躲,也有一百天能見到百姓。”
“下面的那幫廢物要肆意妄為,弄出什麼千古奇冤,百姓捅死他們也方便,不至於找不著人。”
“哎!閣老您這...”
“小李啊,這件事是我主推的,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啊?”
“沒有沒有。”屬官無奈道,“我哪敢啊閣老,預算執行不嚴我看就從小處著手最好不過。”
“是得從小處著手,但吃飯的事就不用管了。有不少官員還是覺著食堂不錯,畢竟不用花錢,有錢的也想佔個便宜,他們吃不好就得折騰下面,朝廷也不差這幾個錢,這件事先放放吧。”
“你有那個心不如替我去趟雲臺,馬上又到雨季,去年水災鬧得不小,我給你批個條子去瞧瞧河堤修的怎麼樣了,順便再考察一下當地情況,看他個一年半載。”
“啊?”屬官一縮脖子,苦著臉道,“閣老,下官真不是反對您建那個食堂,下面河道的事...”
“我說...”方正一不耐煩側過頭,“想什麼呢,讓你去看看而已,又不是給你送去那不讓你回來。還想不想進步了?”
“我去,我去!”
“這不就得了...”方正一拿起桌上茶水不緊不慢的啜了一口。
正位的李元照斜眼看過來,伸出手朝著他擺了擺。
方正一眉一挑,斂起官袍走了過去。
李元照身旁太監立即搬了把椅子過來。
“坐坐坐,老方,坐!”李元照笑著道。
方正一落座也露出笑容:“怎麼了陛下?”
“不是,什麼時候開始啊?朕等煩了。”李元照低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