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明大師是護國寺主持惠通的師兄,佛法極深,據說有知古今通陰陽之才,可他平素居無定處四海為家,很難有機會遇到,更遑論得到經他開光的護身符了。
可見,楊萱他們幾人還真是有福氣。
楊修文雙手合十,連連道謝,“有勞大師。”
知客僧含笑離開,不過一炷香工夫,手裡託著個朱漆茶盤迴來。
而身後另外跟了一人。
那人約莫三十出頭,身體瘦削,穿件灰藍色長衫,麵皮非常白淨,半點鬍鬚沒有,眼裡天生帶著三分笑意,非常親切。
楊萱卻是身心俱震。
這個人她見過,是前世最得豐順帝信賴的御前大太監範直。
豐順帝登基時,她已經避在大興田莊了。
有天正下大雨,她掌了燈在屋裡抄經,有個姓張的小媳婦進來回稟說外頭有人想借個躲雨歇腳的地方。
她披著蓑衣出去察看,正瞧見範直從馬車下來。
旁邊一個內侍替他撐著傘,另一個內侍扶著他的胳膊,而身穿大紅色飛魚服的錦衣衛指揮使單膝點地,跪在雨水裡充當車凳。
萬晉朝宦官權大,啟泰帝晚年病重時就寵信內侍超過朝廷重臣,沒想到豐順帝繼位之後更甚。
尤其是範直,據說就因為他在御前誇過一句武定伯府裡茶盅精美,世間罕見,第二天武定伯就被錦衣衛抄了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過農婦口口相傳,其中不知道已經加了多少作料,楊萱原本是不信的。
可眼前的情形卻由不得她不信。
她也完全沒想到,堂堂正三品、令無數達官顯貴聞風喪膽的錦衣衛指揮使會如此奴顏婢膝地去奉承一個閹人。
範直見到她,臉上帶著親和的笑,拱手揖了揖,“我們一行趕路經過此地,不防遇到大雨,能否討些熱水來喝。”
這種天氣,她不好拒人於門外,便打發春桃將他們引到旁邊偏廳歇息,又吩咐張家媳婦沏茶。
沒多大工夫,張家媳婦進來期期艾艾地說:“那位爺衣襟淋了雨,想借個火盆烤火……我看他們像是趕了許久的路,廚房裡有現成的菜,要不再做點家常便飯?”說罷奉上一隻銀元寶,“那位爺給的賞錢。”
二十兩的銀元寶,便是整治一桌上好席面也綽綽有餘。
楊萱沒看在眼裡,可對於下人們來說卻是極厚重的打賞。
楊萱淡淡道:“你看著辦吧。”
婆子歡天喜地地退了出去。
結果,不但上了點心瓜果,上了一桌飯菜,還燙了一小罈老酒。
範直跟兩位內侍在偏廳烤火,而錦衣衛的指揮使與十幾位穿著玄色甲冑的軍士則身姿筆挺地站在院子裡,任由著白練般的雨點選打著他們。
雨下了約莫小半個時辰,那些軍士一動不動地在淋了半個時辰大雨。
待得雨停,範直親自向她道謝,“承蒙奶奶熱情款待,萬分感謝,我姓範名直,他日若有為難之事,我可略盡微薄之力。”
也便是那次,楊萱終於得知楊家家敗的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