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鐵家開打
日子過得清貧。
“我今天還見你們母女背泥,怎麼就……”周菊不解,這休的速度太快了吧。
周氏無奈把事情經過說出來,被休不光彩,她又不偷又不搶,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鐵全富收入一百文,她拿十五文給二個閨女存嫁妝,這事說媒時說好的。
這事上次鬧得眾人皆知,周氏去族老那邊鬧,還請媒婆。
“哎,周姐姐是苦命人。”周菊嘆息,“我和你們去看看屋吧,我們都不容易,哎,這日子……”
苦啊。
她苦,有人過得比她還苦。
房就在隔壁的房間,堆放著一些零碎雜物,炕床很大,房正,收拾,收拾就能住。
“我有張半舊的炕蓆,還能用,你們要的,我抱過來,隔壁還有草棚,以前用來放雞,雞殺完後,就沒有再養,你們清理乾淨、修一下頂,可以搭個灶,煮食,地方夠大,還能放不少柴火,你們租的話,一個月六十銅板,一間房加草棚,浴室,茅房共用就好,用水到隔壁鐵大海家去挑。”
“嗯,租。”周氏數七十個銅板給周菊,“今晚要借用妹子的廚房煮膳食和用些柴火燒炕。”
晚上夜裡冷,她們母女只有自己的衣物,沒有被子只能靠燒炕來保暖。
“行,我去給抱炕蓆,廚房裡水缸有水,你們先用。”周菊接著銅板,收拾屋裡的雜物抱出去,七歲大的女兒幫忙抱一罈鹹菜出去,周氏和二丫幫忙把屋裡的雜物一起搬到周氏母女住的房裡,沒一會周氏抱一張炕蓆回來。
另一邊大丫去廚房拿桶,提一桶水過來,三母女都是勤快之人,很快把房間清理乾淨,鋪上炕蓆,還有一張老舊的炕桌,正好可以用來吃膳食或做針線活。
拿米去廚房煮食時,大丫才發現米里的二兩碎銀,看得三母女面面相覷,許久,周氏才道,“這銀子,等我們手上有銀子,得還給長念。”
她們剛剛出來,什麼物件都得置辦,還得去一趟官府,把周氏的戶籍從鐵家遷出來,遷入二個女兒的戶裡。
“嗯。”大丫、二丫點點頭,母女三合力做吃食,長念給的二斤豬肉,周氏炒鹹些,分一半給周菊母女,省點吃,能吃好幾天。
三母女溫馨圍坐在炕桌上吃她們新生活的第一餐飯,如果不是長念,她們估計還在鐵家的屋後愁,或者到觀音堂那裡吹夜風。
“娘,我們以後都住這裡嗎?”二丫問道。
“娘想帶你們這裡邊落戶,這個村名聲不好,正是因為經過李家奴,這裡的人比其他地方的人善良許多,小吵小鬧有,但真正做惡事,欺壓人很少,我們孤兒寡母,在這裡是不錯的選擇,等存夠銀子,我們去買二畝山地來建房。我們以後不用背泥,做泥器,沒有人欺壓,我們有時間繡帕子,做鞋子,開些地來種菜種玉米,交稅,一年能存個四五百文。”
說起未來,周氏臉上浮起笑意。
有東西入肚,有屋住,她的心很平靜。
“明天過完觀音誕,我去鎮上交帕子和鞋,順便買刀具農具、生活用品回來,我們得開二畝地來種菜和種玉米。”
她們出來只有自己的衣物,要在村裡落戶生根,就得把生活所需的鍋碗刀具一一買回來,一下子買完,需要不少銀子。
長念給的二兩正好解她們的燃眉之急。
大丫和二丫對視笑,比起出鐵家時的迷茫,現在她們對未來多一份期待。
周氏對於離開鐵家,她沒有過多的傷感,或者說從一開始,她對鐵家就不抱希望,她答應,只不過當初在清水灣被村裡的四個流氓擾得無法安生日子,嫁人是為逃離清水灣,那樣的家,離開就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