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還是不能引起一箇中國人的共情。
那麼沙俄人後來乾的事,又是什麼?
他們曾經到達蒙古,他們曾經到達東北。
因為各種各樣的複雜原因,我們不會重點宣傳俄羅斯人在這兩個地方乾的事,但那些黑暗的歷史資料,並不難查詢。
在蒙古被沙俄屠殺的蒙古人何止百萬。
蒙古人在現代為什麼厭華?那是因為親華的蒙古人,已經被沙俄人殺光了。
在東北,沙俄人和蘇聯人幹了什麼,還活著的東北老人心裡,比誰都清楚。
還有伊犁,吐魯番,哈密……一樁樁慘案。
要不是左宗棠,可能塔里木和準噶爾地區,也是白種人佔主體了。
沙俄人在蒙古、東北和西疆的屠殺,總該是殺的華夏民族了吧?
可是在外東,在南西伯利亞,在唐努烏梁海被殺的人,他們和蒙古人、東北人、準噶爾人,難道不是同根同源嗎?
李悝無法與外東北被屠殺的人共情。
可是鄭克均此時卻極端的憤怒。
今日沙俄人在外東搞屠殺,明日華夏王朝若衰敗了,他們分分鐘侵入東北和蒙古搞屠殺。
就好像他們在克里米亞屠殺韃靼人一樣,他們可以將一個地區的主要居民,殺成少數族裔。
克里米亞為何到了現代,是俄羅斯族人佔主體?那可不是因為那裡土生土長多少俄羅斯人,而是當地韃靼人幾乎被殺光了。
沙俄的國家執行模式就是這樣,先不惜代價奪取土地,然後殺光當地人,移入俄羅斯人。
最終達到完全統治該地區的目的。
從十七世紀開始,沙俄人就制定了國策,要統治中國的長城以北所有地區。
這條國策,在二十一世紀,依然是它們的宗旨。可以在俄羅斯的各個戰略研究處,發現這樣的描述。
如果它們真實現了這樣的野心,那華夏民族,又會遭遇怎樣的浩劫?
“本王終於明白烏蘭察布之戰,蒙俄聯軍六十萬人的糧草從哪來的了。”
鄭克均心中已經殺氣四溢,但面上卻雲淡風輕。
因為他知道,在當前這個世界,所有人都理解不了他的憤怒。
那麼他也沒必要表現出來。
“原來是屠殺外東人,搶劫了外東人的全部糧食,夠狠。”
雖然外東苦寒,但若是把上千個部族的過冬存糧全部搶了,還是可以維持大軍一段時間的。
烏蘭察布之戰時,正逢秋季,此時正是外東居民收穫的季節,他們需要儲存大量的肉乾、乾菜、果乾等食物,用於渡過寒冷的冬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