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就收回腰刀,向老將軍拱手告辭。
“姐姐,等等。”
叫月秀的朝鮮公主趕緊喊住鈕鈷祿氏。
“公主殿下,我不能干涉朝鮮國事,就此告辭,你自求多福。”
月秀俏臉有些沮喪,但還是努力擠出高興的笑容,語氣輕鬆地對鈕鈷祿氏道:“既然逃不掉,那就不逃了。反正我誓死不嫁。
大不了就被外公一掌打死。”
“你……”
老將軍金萬基鬍子都氣歪了。
“不過姐姐卻是好身手,我在王宮閒得無聊,姐姐來教我練武,好嗎?”
“教你練武?”鈕鈷祿氏擰眉。
“是啊。”月秀興致勃勃。
半個時辰後,鈕鈷祿氏出現在公主府。
她現在無處可去,剛才輕生念頭被打斷,也突然沒那麼堅決了。
如果不自殺,鈕鈷祿氏明白自己現在需要一個環境好一點的地方。
在朝鮮王宮生活了一段時間,鈕鈷祿氏終於知道李月秀被逼出嫁的原因,也對朝鮮朝堂也有了一些瞭解。
整個朝鮮朝堂大致分為三派,一派是以金萬基和金錫胄為首的外戚黨。
一派是以‘三福’,既麟坪大君李?三個在世的兒子,福昌君李楨、福善君李柟、福平君李?。為代表的宗室黨。
還有一派是以許積為代表的南人黨。
三派相互制衡,共同維持了國王李焞的王權。
這幾十年,朝鮮一直處於風雨飄搖的境地。
主要原因就是滿清的崛起和日本的統一。
這兩個鄰國,無論哪一個,都比朝鮮強太多。
朝鮮從骨子裡,不想給這兩個國家做附庸。但兩個國家又都得罪不起,還要靠著其中一個制衡另一個,只能在兩國之間虛與委蛇,左右周旋。
可是隨著鄭克均為代表的明朝復興勢力崛起,朝鮮朝堂開始出現分歧。
以金萬基和金錫胄為首的外戚黨,堅決主張臣屬明朝,以明朝制衡日本。
當新北軍攻破北京,康熙逃入遼東,且幾乎無兵可守時,金萬基和金錫胄立即決定與明朝聯姻。
李月秀正是要出嫁明朝的朝鮮公主,聯姻物件自然是與李月秀年齡相仿的鄭克均。
可奈何李月秀堅決不肯嫁,以至於使者一直沒能成行。
這一日朝堂,金萬基和金錫胄,再次向李焞進言,要求使者即刻出發,前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