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嶽升龍將軍說得對,我們留在這裡,只能等死。
一旦耗盡糧草,就連最後的突圍機會也沒了。
所以我們現在要團結一致,不計傷亡,向北突圍。”
鄂扎等滿清將領都贊同喇布的提議。
桑吉克和羅馬達諾夫斯基想了想,也點點頭。
“好,突圍。”
午時,清軍全軍飽食一頓,在喇布指揮下,向北方的張遼陣地發起突擊。
“嶽將軍,你認為咱們突圍出去,要折損多少將士?”
常寧暈倒,喇布立刻便將嶽升龍放了出來。
喇布終於知道,全軍唯一一個清醒的人,就是嶽升龍。
“王爺,末將是說真話還是假話?”
“廢話,當然是真話。”
“我們不可能突圍出去。”
嶽升龍靜靜看著遠方的張遼陣地,滿眼都是絕望。
喇布放下望遠鏡,豁然看向嶽升龍。
“怎麼可能?我們有二十四萬人,而張遼只有七萬人。
二十四萬人怎麼可能衝不破七萬人的攔截?”
“張遼不止七萬人,因為鄭克均和岳飛的主力,可以增援他。
東西南三面,大河加鐵絲網,數千米長的河段,哪怕只有六萬人把守,以鄭匪的火力,我們也別想逃走一個。”
“那也最多十三萬人,我們的兵力兩倍於鄭匪,亡命衝鋒,怎麼可能不成功?
本王已經決定,犧牲十五萬人。
只要能逃出去九萬人,以北京城的堅固,也能堅守旬年。
到時候大清的國運,就看天意了。或許鄭匪內部會生亂,或許鄭克均被刺殺也說不定。
那時就是我大清的機會。”
嶽升龍苦笑。
“王爺,別幻想了。
鄭克均與岳飛何等樣人?王爺仔細回憶,自從鄭匪從基隆北上,歷經大小戰役數十次。
難道還不明白鄭克均和岳飛的行事風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