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鄭克均第一時間,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這讓戴梓銳氣大挫。
“戴先生不必氣餒,即使連珠槍有這樣的弱點,但在戰場也大有用處,不是嗎?”
鄭克均不是什麼機械專家,只是單純的不信邪。
在這個全是前裝槍的時代,戴梓怎麼就能跨越時代,弄出個後裝槍?
要知道鄭克均和那麼多穿越者,都沒找到前裝改後裝的辦法。
因為這裡面存在一個很大的技術硬傷,不是靠嘴巴就能完成的。
這個技術就是:底火。
這裡面涉及的科學知識太多了。
在如今化學還沒真正成為一門科學的時代,打死鄭克均,他都不信戴梓能弄出成熟穩定的底火。
也就白磷還靠譜一點。
但缺點也很明顯。
“那是當然,雖然我的連珠槍會炸膛,但現在的火繩槍和燧發槍,不一樣炸膛嚴重嗎?
我親自試驗過,只要嚴格按照程式來,連珠槍炸膛的機率,遠低於火繩槍。
和燧發槍相比,炸膛率雖然沒有優勢。
但點火率卻遠高於燧發槍。
並且射速能提高五倍以上。”
戴梓一臉驕傲。
現在的燧發槍,就是點火率較低,只有百分之八十五左右,極大地影響作戰。
“射速多少?”鄭克均立即問道。
“訓練合格計程車兵,一分鐘至少能發射25發子彈。”
“……”
鄭克均驚呆了。
25發子彈?這是什麼概念?和後世的半自動步槍幾乎相若了啊。
一個有經驗計程車兵使用李恩菲爾德步槍,一分鐘也就打30發子彈。
有這樣密集的火力,在這個時代,完全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上天給老子送來怎樣一個大寶貝?”
鄭克均掩耐不住心中的狂喜。
有了這樣的射速,什麼炸膛,什麼點火率,都不是事了。
何況鄭克均知道,這把槍最高的科技含量,就在戴梓說的“彈丸和火藥密閉技術”上。
這可是現代化子彈的雛形。
“本督還想請教戴先生一個問題,我們新北軍用的佛朗機炮,是子母炮結構。
但射程還不夠遠,威力還不夠大,穩定性也較差。
您認為該如何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