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沒有摺子嗎?”
“稟陛下,摺子昨日方抵內閣,還沒來得及呈上。”
李二默然的點點頭,隨後就有人將摺子送了過來。
初看之下,有理有據,易峰鬧秦淮河,為了一個妓子,打砸船隻,大街上言語衝突,就鞭笞司馬家公子,還言及要干涉鹽政,勒索錢財,
一件件似乎清晰明瞭。
難道易峰真的恃功而驕啦?
“陛下,易峰那孩子可是陛下和老臣等人看著長大,他定不會做出這樣的悖望之事,定是有人栽髒。”
“陛下,易子謙先誅突厥,後滅吐蕃,日常所言所行皆以大唐為先。”
李靖和李孝恭相繼站了出來,他們根本不相信易峰會幹此事,就算要幹也不會如此粗糙。
“陛下,說句不中聽的話,子謙應該比內庫富有吧,他前期所賺的錢財,可都貼補給冠軍縣那幫苦哈哈了。”
老程這話很有說服力,至少朝堂上大部分聽此都沉吟著點了點頭。
李二下意識的目光看向老房,老房微不可察的向他搖了搖頭,他思慮片刻道:
“此事下次朝會再議,若易峰真是如此,朕定當嚴懲。”
下朝後,李二回到君翔殿,片刻老房和老杜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大胖子長孫無忌。
“輔機同來,難道揚州真的有問題?”
李二自從看到老房的搖頭,就知此事另有隱情,最大的可能就是易峰發現了什麼。
“陛下,臣在核算過往賬目時,發現揚州賦稅非常穩定,每年照額納稅,有一年還提額納稅。”
長孫無忌的話,讓李二眉頭皺了起來。
他不是無能皇帝,不僅對軍事熟,地方官吏大多套路他也略知一二。
“依輔機看來,揚州問題在何處?”
“陛下可記得貞觀元年,揚州上了個摺子,言揚州富碩,鹽價可提高三分。”
李二還真記得,當時之所以同意,就因他初登大寶,但國庫空虛吃緊。
“房卿,依你之言呢?”
“陛下稍安勿躁,依老臣想來,易子謙的摺子已在路上。”
過了幾日,第二個朝會到來。
世家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重提此事,甚至還以道德大義相脅,言明李二若不處理,他們就去官還鄉。
朝堂上頓時吵了起來,恰在此時,外間言有揚州八百里加急的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