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盎走到近前,易峰起身行禮。
“你小子還真當是遊玩了?”
老馮有點氣憤,在自己的地盤還如此憋屈,是誰的心情也不會好。
“馮公,我請假的摺子可寫得清楚,就是遊玩,至於收服吐蕃,那只是偶然出手,並不在計劃之列。”
他將漁具收起,直接遞給了言松。
言松接過,很沒眼力勁的站在旁邊,一點離開的意思都沒有,老馮都已經看他第三眼了,這貨就像是腳下生了釘般。
“馮公勿怪,長孫小公爺有交待,燕國公在嶺南期間,卑職要寸步不離的保護。”
老馮輕哼一聲,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是有些事不能宣之六耳,言松不走不好開口。
易峰認為吊胃口當適可而止,特別對於老馮,他本對其就有敬佩之心,當下開口對言松道:
“你帶著林叔他們去打網魚,晚上我親自下廚接待馮公。”
言松嘿嘿兩聲,揮手將旁邊的老漁民也帶走了,老馮同樣擺手,將他身後的人攆得遠遠的。
老馮不算是講究人,一屁股坐到了旁邊的大石上,接著就是一聲長嘆。
“子謙,我今歲已至花甲之年,存活至廝,實不敢奢求過多。
老夫生前李家或會念我之功,不會過於分薄嶺南,但人皆自私,帝王更是無情,我死後,李家到底還能念多久我的功勳,實難預料。”
易峰同樣觸動,老馮開頭的一句話,這是打算掏心窩子了。
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老馮對他如此信任,畢竟在外人眼中他本就是天子近臣、寵臣。
思前想後只有一種可能性,老馮本就打算讓這些話傳到李二的耳中,所以要借他之口,消彌帝王的戒心。
“馮公身體康健,長命百歲難說,想來再活二十年不難。”
易峰記憶中,老馮可算當今長壽之人,活到七十五歲壽終正寢,他突然心中一動,按歷史記載,明年老馮會去長安,不知現在他心中是否有了打算。
“不說這些,徒增傷感。我知你小子要經略大海,你也從未向他人隱瞞過你的心,但依老夫對你出仕以來所言所行分析,
說什麼找仙山,尋神仙必當不得真。
看在老夫一把年紀的份上,你就透透底,不要再搪塞老夫了。”
老馮今天算是豁出去了,改打起感情牌了,且言語中不僅有示好,分明已帶著乞求的意味。
旁邊皆是石頭,易峰只得起身,輕扶一把老馮,兩人走到就近的沙灘上。
易峰撿起一塊碎石,一語不言就在沙上畫了起來。
“馮公,大海遼闊,小子又是不安分的性子,所以自出仕開始,就在收集一切與大海相關的材料。
越瞭解越是吃驚,越瞭解越是嚮往。
大唐於我瞭解來看,也不過只是世界一隅,算不得什麼,大海之外則有更加遼闊的土地。
土地上當然也有人,不過他們現今過的日子,較嶺南土著來講,只差不高。”
說到這裡他不說了。
相信老馮也應該瞭解了。
兩人都不傻,誰都不會提海外建國的事,現今權當是幫李家打江山,只是誰來治理則一目瞭然。
“島中可有飽腹之物?不會像你這幾天一樣,天天跟魚蝦對付吧。”
“大部氣候接近於嶺南,少部氣候嚴寒或過熱之地,我們完全可以不去。大唐有的他們同樣有,大唐沒有的,他們或許也會有。
就算沒有,只要有地有人,難道我們還沒有種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