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更衣的速度明顯較平時快了許多。
許是嫌馬車太慢,李二直接叫人套了幾匹馬,一路往城外殺去。
房杜兩人,或許算是整個大唐僅次於長孫以外,對李二最瞭解的人。
城外集合時,易峰發現兩人也沒有乘車,而是騎著馬。
到了冠軍縣。
老劉頭早在縣門房下面等著,見著幾騎殺到,他是先給眾人施了禮。
“老丈,那土豆果真亦菜亦糧?”
“小老兒不敢欺瞞陛下,我已連吃了近一月,還未發現不妥之處。”
李二聽到有人試吃,當下急忙問道:
“口味如何?”
“軟糯帶甜,宜克化,最適宜老人食用。”
房杜和易峰都成了看客,看著李二和老劉頭兩人在那聊著。
腳下不慢,說著就到了暖房。
老劉頭開啟一間,眾人陸續走進內裡。
“陛下,小老兒對這新莊稼不懂,還是我家侯爺所教,此物果實長在地裡,外苗枯萎即為成熟。”
易峰發現有點小看了老劉頭,這老頭跟李二聊天,至少話說得利索,人不發怵,這對於現今的普通一個老農來講,還真的難能可貴。
李二走到近前,盯著一株已經枯萎的秧苗細細打量,房杜兩人緊跟其後。
秧苗挺大,不同於現今所有的豆苗。
“此物如何收?”
李二問的是易峰。
易峰走到近前,抓著秧苗一提,連株就拔了起來。
株苗根部,連著兩三個如同酒碗大小的果實,不待三人驚訝,他又伸手在地裡刨了一下,
又刨出了三個。
將其中最大的一個也不洗淨就遞到李二手上。
李二在手上掂了掂,足有近一斤的重量,這一株苗足有三至四斤,一畝地近千株苗,
就是三四千斤,二十石的產量,還是易峰保守的估計。
李二將土豆舉到自己眼前細細打量起來,確認自己沒有見過,房杜兩人也同樣拿了一個,動作與李二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