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吐蕃境不久,長江水系有一個大灣,因地處較窄,所以水流湍急,沒人在岸上拉縴,千料的大船很難過去,易峰選擇的登陸點,就在洄灣之前。
來接他們的是蘇定宣。
一年多未見,蘇定宣變得更為強壯,身上隱隱有一種蘇烈的氣勢,且蓄了絡腮鬍,又因吐蕃的氣候,面上帶著高原紅,所以看上去沉穩許多。
“侯爺…”
蘇定宣見到易峰,當即行禮,面上帶著久別重逢的喜悅。
“曾經的舞象少年,現已有挺拔之姿,定宣,你乾的不錯。”
易峰沒待他施全禮,就將他扶住,看了眼後暢意的笑了起來。
“吐蕃境內不要再叫我侯爺,我的身份雖隱瞞不住,但也不必明目張膽的告知他人。”
眾人謹受命。
“已有信告知義成,帶了些許物資,你們可有屯積之地?”
“公主早已安排妥當,物資就屯在雄牛部,伏允自上次入了大唐,現今每日皆想著再臨繁華,我們稍一教唆,如今他可是聽話得緊。”
蘇定宣說著,還將旁邊一人引見給易峰,原來此行他們就帶著伏允的大兒子同來。
伏允的大兒子叫次旦,算是雄牛部的太子,此子長得倒有幾分其父的風采,高大健碩,穿著一身羊皮夾襖。
易峰早就從系統裡買了吐蕃語,所以與次旦的溝通倒不成問題。
相較突厥之行,他這次打算走張揚的路子,所以會吐蕃語這條,他並不隱瞞。
“此地離王城邏些還有四百餘里,少爺你看?”
“暫不去邏些,我又不是使節,不需要去看松讚的臉色,就到雄牛部暫歇,你將現今吐蕃的情況說說。”
再次開路,易峰騎在馬上與蘇定宣同行,蘇定宣將所知吐蕃的情況大概的說了一遍。
與易峰瞭解的也差不多,興起于山南地區澤當、窮結一帶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其領袖人物達布聶賽、囊日論贊父子,逐漸開始了統一吐蕃的征程。到得囊日論贊之子松贊干布時,遷都邏些今西藏拉薩市),
兼併了蘇毗、羊同等部,又破党項、白蘭,擊敗吐谷渾吐谷渾分兩塊,一為吐蕃一為突厥),從而正式建立統一的、奴隸制王朝吐蕃。
“党項、白蘭、吐谷渾諸部現今安在?”
“三族現今皆在邏些以南,只是因松讚的大力整頓,早已不復吐蕃大族的榮光,較之雄牛且略有不如。”
易峰點點頭,腦中瘋狂的轉著,分析和消化所得到的新訊息。
按照蘇定宣所言,吐蕃和突厥雖有相同之處,但相較突厥則更為麻煩。
如果說頡利是狼的話,那松贊則更像是蛇,不僅巨毒,且更為陰狠,吐蕃雖是草創王朝,但松贊明顯很在意對各部的掌控。
倒是有一條引起了易峰的注意。
相較突厥,松贊對各部落的打擊和壓迫更甚,雖不至於讓各部無日可過,但日子也過得極為勉強。
吐蕃現今還處於擴張之時,所以各部的稅務皆很繁重,但松贊有一支戰無不勝的王軍,所以大小部落皆是敢怒不敢言。
這也是為什麼伏允只是初踏盛唐,就起了歸屬之心的原因所在。
邊走邊說,近半日時間,才到了雄牛的落族營地。
伏允帶著族人離營三里相迎。
易峰下馬後,伏允當先走來,手端粗瓷的大碗,碗中盛著馬奶酒,伏允開始唱起來。
大概的意思就是歡迎遠來的貴客,表達他們的好客之類。
強忍著羶味,將酒喝完,伏允很高興,當先領路帶著眾人歸了營。
伏允安排的很周到,在部族的營地旁邊一處平地,單獨劃定一小塊區域,作為易峰等人的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