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峰大概能猜到李二的心思。
李二動竇家,不可明目張膽,畢竟剛與李淵緩和父子關係,此時動竇家,他必須考慮李淵的想法。
易峰打算幫李二做個選擇。
第二日,整個長安城,各坊都貼了一張大字報。
“致長安百姓書:大唐興盛,幸奈陛下盛明,大唐子民勤勞……然,就在此盛世,就有那麼一些人,藏在陰暗的泥溝中,如同蠍鼠一般,不斷啃食著大唐的根本,今有興化坊竇家,乃是皇親,共沐聖恩,不思為大唐鞠躬盡瘁,卻為一己私利,行資敵之惡行。
武德年間,其在魏州建冶煉作坊,向周邊之地提供大唐違禁之品,以獲取暴利;
貞觀三年,其向……”
除了沒有署名,裡面一樁樁一件件,有時間有地點,內容詳盡、經過清楚,由不得百姓不相信。
一時間,長安譁然。
很多官員忙著在家裡燒書信,或是信物之類,以期此次之事不要波及到自己;
百姓雖不至於公開議論,但私下見面都會問一句:你知道了嗎?
各坊坊正今時不同往日,大字報對他們來講已經司空見慣,雖然此次的內容讓他們膽寒,但沒有一人主動將大字報揭下。
他們雖不揭,但大字報依然未到午時,各坊已全部被人揭下。
第二日清早,一份新的大字報又會再次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如此貼了揭維持了三天,李二終於坐不住了。
易峰聽到家中來了宣旨的太監,古井不波的跟著太監進了宮。
破天荒的,李二居然在太極宮見了他,一般單獨召見他都在君翔殿中,他略一沉吟,心中大概就知道了原因,想來現在,李淵就坐在後殿中吧。
施施然的邁進殿中,躬身一禮後,頭微低著,看著眼前不遠的地面,
他同樣能感覺到李二陰冷的目光正盯在他身上。
“易子謙,你來告訴朕,外間關於竇家的事是何人傳播?”
語氣中透著壓抑的憤怒,不知是出於真心,還是為了演戲給身後的李淵看,當然這對於易峰來講並不重要,
貼大字報肯定會讓李二憤怒,他心中清楚。
“是臣所為。”
他大方承認,不等李二繼續問及,他當先開口道:
“臣為大唐人,敢問陛下,竇家所為是對是錯?”
“朕在問你,你為何如此妄為,竇家可是朕孃家,你可知道?”
李二深知他的繞話題能力,壓根不聽他言,緊扣此事。
“知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熾焚。此典陛下當熟知,臣知陛下為難,一為孃家,一為天下,臣請問是以江山和百姓為重,還是以竇家為重?
大唐當有秦漢之威,大唐當有長於大周國祚,若大惡不懲,那陛下視你親頒的律法為何物?
如此地方官吏,是否也可按親近遠疏來治理州縣?”
易峰這話說得慷慨激昂,一半為公一半為私。
“你……”
“易子謙,你大膽。如此所言,你無君無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