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既答應易峰,自然就上起心來。
大清早,不僅換了身新衣,還將自己的頭髮、鬍鬚收拾得一塵不染。
他本就與王珪志同道合,算是至交,所以到他家中倒是輕車熟路。
“宋兄大駕,今日怎麼會光臨寒舍,也不見提前招呼,我好迎接。”
“哼,老王珪,我不下帖子,是不是就不能登你這侍中府邸了?”
王珪苦笑搖了搖頭,這老小子的脾氣一如既往,好事從他口中說出,也有頂人之意。
中廳就坐,待侍從上完茶,不待王珪再次發問,老宋主動開口道:
“你老小子有福了,有人相中你的孫女,求老夫登門說親。”
王珪面上帶著淺笑,心中卻已樂開了花。
能說動宋濂保媒,他用腳指頭都能想到定是易峰那小子。
知道歸知道,但不可宣之以口。
“哦?不知是哪家公子,勞動宋兄親自保媒,若是門當戶對,自不會拂了宋兄的顏面。”
“你老小子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你的心思別以為我不知,只是我沒有適齡的孫女,否則總會輪到你。”
老宋輕哼一聲道:
“今日算作納采,夫子言敬鬼神而遠之,你孫女與易子謙本就熟識,問名之期可免,至於納吉,過兩日易子謙當親將信物帶來,讓你孫女也將信物準備好。”
王珪撓了撓稀疏的頭髮,結婚六禮,老宋今日紅口黃牙居然就完成了三禮,就等於是已訂了婚,就等著易峰將訂婚信物交來就行。
“一切就依宋兄安排,正事談好,我剛得了一幅好字,請宋兄指教。”
………………
孔穎達到了皇宮,直接求見皇后。
按說外臣不見後宮妃嬪,但大唐皇后是可以見外臣的,當然必須要先徵得李二同意方可。
“娘娘,易子謙相中了你的生甥女,託老臣保媒,老臣特來請娘娘示下。”
長孫心中又喜又悲,喜的是易子謙這小子終於開竅了,悲的是自己的女兒才九歲。
見長孫面上為難,孔穎達眉頭緊皺,當即接著道:
“易子謙乃是少年翹楚,不說為大唐所立功勳,單說書院一樣,他於大唐可算居功至偉。”
面子工程做得差不多,長孫開口言道:
“孔師不知,本後的外甥女原就是打算許與易峰,本後知易峰有大才,所以存了些私心,想將妻位暫留,待長樂長大。”
不藏著掖著,長孫將自己的想法講了出來。
“諸侯無二嫡,如此倒是有些麻煩,看來只能委屈一下娘娘的外甥女了。”
長孫聽著心中一喜,作為老古板,孔穎達居然沒有反對易峰同娶兩個皇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