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兩老頭,易峰大大的鬆了口氣。
提筆再次寫了份告示,言及從明日開始,借讀生報名,僅有三天時限,招生八百,多一個不招。
更狠的是,不收現錢,只收錢莊提供的千貫銀票。
告示貼出去當日,西市的錢莊首先被擠爆了。
現今金銀還不流通,千貫的銅錢足有八千斤的重量,要三四輛大車才能裝完。
錢莊門前的隊足足排出去有兩裡之地,畢竟每一家三四輛大車,太佔地方。
皇宮中,李二都快氣吐血了。
他認為易峰是在拿皇家的名頭賣錢,關鍵是賣得這麼多,自己還一文收不到,畢竟束脩可不在朝廷徵稅的範疇內。
他很想讓李承乾不去書院了,但說出的話,如潑出去的水,朝令夕改,估計孔穎達都饒不過他。
“陛下,易峰跟臣妾說了此事,其實刨除成本,他也賺不得許多。”
長孫發現李二的紅眼病有點嚴重,在旁邊輕聲勸慰。
“哼,八百名學子,就是八十萬貫啊,他那破書院要多少錢?地還是朕批給他的。”
八十萬貫,相當於國朝歲入的三成,這些錢跟他沒絲毫關係,他如何忍受得了。
“陛下,易峰建那書院是為何?”
李二被長孫問得一愣。
是啊!
依易峰的性格,如果純粹是為了賺錢,似乎不需要花這麼大的周折。
八十萬雖然多,但他相信對易峰來說不算什麼。
“易峰其實還是為了報仇,他知道如果冒然的針對世家,大唐必亂,所以針對世家他採取了溫和的手段,易峰說這叫溫水煮青娃,步步蠶食世家對國朝的影響。”
李二隻是沒想到此事,聽長孫提及,立刻融會貫通。
“如此說來,書院朕更要大力扶持?”
“正是,不過陛下將承乾放進書院,就是對易峰最大的支援了。”
這話易峰聽不到,否則估計會噴長孫一臉,如此厚顏無恥的話,居然說得如此風淡雲輕。
“至於八十萬貫?”
李二聽到錢,面上雖然古井不波,但兩個耳朵還是支稜了起來。
“易峰並不是不知輕重之人,想來他會主動敬獻部分。”
長孫猜錯了。
易峰這筆錢還真沒想著分李二半分,不過他也深知李二的小心眼,不說個四五六出來,估計自己將來的小鞋會穿不少。
第三日,他就上了個摺子。
摺子中,他將這八十萬貫的用途一一列明。
其中最大的一項支出,就是造船,他說要造這世界獨一無二的大船,未來尋仙覓道。
李二每次聽到易峰說要去尋仙,他都有種壓制不住的衝動,巴不得易峰即刻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