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周圍百姓大聲的叫起好來。
眾人從沒想過,一樣東西就能將低處之水引至高處,且絲毫不費人力。
房魏兩人對視一眼,面上皆是帶著驚喜。
孩子們跟著溝渠中流的水源跑著,每經過一個支流,大群的孩子就會分開一撥,如同渠中的水一般,湧向了千畝地的每一個角落。
“小老兒過往幾十年算是白活了。”
老劉頭由衷感慨著。
“劉叔,整個大唐也找不出第二個比咱大隊長還有聰明的人。”
眾人紛紛附和。
第二個裝時就快了許多,半日光景,三個高大的水車就屹立在渭水邊,成為了平安坊一個新的景點。
“小子,這水車圖紙,應敬獻朝廷。”
易峰帶著兩人正在往養殖基地走,魏徵比老房更先開口。
“兩位伯伯也見到了,此物沒啥難的,圖紙可以給,工部不會可派人來平安坊學,這樣的物事,小子還不敢拿來賺錢。”
“你小子辦事,總能讓人舒坦。易峰啊!大唐仍是百廢待興,你要好好的。”
老房這句話說得很鄭重。
透過上次蝗災、今日的水車兩件事,老房自認眼睛不瞎,眼前是個好孩子,是個頂善良的孩子。
“要不老夫等人聯名上奏,懇請陛下收回成命,你不要再去突厥了。”
他認為易峰這樣的人,如果折損在戰場上,那可真是大唐之悲。
“房伯伯,如果真要心懷百姓,當先要有權方行,小子非世家出身,如果沒有軍功,有些職位小子可能僅一生也望塵莫及。”
老房喟然一嘆不再勸說。
他知道易峰此話有水份,他想到的另一層就是,如果易峰現下完全投入文官體系,那幫勳貴將會與其斬斷所有存在的聯絡。
到那時,毫無背景的易峰只能如易柏一樣,將自己活成一個孤臣。
孤臣?何其不易啊!
就連被譽為千古人鏡的魏徵,也藉助了很多世家的勢力,其父還是北齊的縣令,也算是官宦之家。
易峰有何支撐?
他不會有盟友,只會有他自己和其父所樹之敵。
養殖區的景象,又打破了房魏對家畜飼養的認知。
現今養殖還沒有產業化,更多的是一家養個幾隻算完,而眼前的養殖太龐大了。
兩人可以確定,就算是皇家苑林,定也不會有如些規模的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