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有板有眼的,嘿,好像自己真的看見了一樣……”
“媽咪……之之是不是說錯話了?”之之委屈地縮在她懷裡,很愧疚。
她不喜歡那些人那樣說媽咪,雖然她不知道是不是不好的話,但是看得出媽咪不喜歡,所以她也不喜歡那些人這樣說話。
“沒有,之之,但是下次不要看到什麼就說什麼了……”這個小孩大概還沒有對陰陽眼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她所看到的世界,是奇奇怪怪的,沒有被篩選,分門別類過,所以會很亂。
好的和壞的,健康的不健康的,都在一起雜糅著。
她無法分辨好壞,也不知道怎麼表現出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應該展現什麼應該適當隱藏,所以才會被老奎騙。
顧長纓覺得,她有必要好好跟之之說清楚,免得以後又碰到類似老奎那樣用心不良的壞人。
或者被周圍的人當成怪咖,另類。
這樣她永遠融入不了社會。
不過……
顯然現在怎麼讓她看不到那些髒東西是關鍵。
顧長纓的五六歲還沒什麼記憶,她記事起並不是一開始就能看見那些東西的,不然小小的心靈非崩潰不可。
什麼樣的情境做出什麼樣的符合社會角色的事情,符合社會期望,獲得社會讚許,取得社會經驗,學習相應的社會技能知識,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建構自我相關概念。
這是取得自我情境同一性的關鍵,也是社會化的關鍵。
長大時可以有所選擇,小時候必須要依靠各種環境和關係來搭建,不然角色就會亂,也不利於個人的成長。
和周圍人取得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個性化是在社會化高度實現下同時完成的,不可能顧此失彼。看得見那些東西總歸不是什麼好事也不一定是壞處),但一定是不能隨便張揚宣揚出去的。
不然就會被當成神經病。
或者被抓起來研究。
顧長纓很感激爺爺小時候沒有讓她過早看到那些東西,而是在她懂事一些時將隱藏在很多表象之下的東西慢慢透漏出來,揭開,讓她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循序漸進。
不然也就不會有如今心理相對健康的顧長纓了。
只是……
之之的這個問題還急不得……暫時沒什麼頭緒,也許等見到了那個人之後就好了。
“為什麼?”之之不解。
顧長纓到了一個相對沒人的地方,道:
“因為別人聽了會害怕,就不跟你玩了,他們都看不到,你看到而已,你就是奇怪的,人都不喜歡奇怪的東西。比如你喜歡長了五個腦袋的熊二嗎?”
“……不喜歡……”之之想了一下,才道,“五個腦袋的熊二太難看了,一點也不可愛……如果是五隻手的熊二那就很厲害了,一隻用來吃飯,一隻用來幫媽咪幹活,其他就給之之舉高高……”
顧長纓:“……”
這是理由嗎?
而且,五隻手,該幹什麼你都知道,你也太會安排了吧?合著五隻手的熊二就是免費的保姆。
喜歡顧長纓請大家收藏:()顧長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