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一四九章 東華唱名(下)

第一四九章 東華唱名(下) (第1/2頁)

推薦閱讀:

王巨不僅名次高啊,而且年青,長相又好,豐朗秀氣,並且沒有成親。至於王巨訂了親,誰個管。但這些人也在琢磨,想搶這個女婿可不易的,不知自家有沒有這個實力。

恐怕輪不到他們了,外面在唱名,殿中有幾個人同樣在打著主意。

不管老韓怎樣想了,難道老韓還能將王巨吃掉不成,老韓是眼下,王巨是未來,並且剛才皇帝都親自替王巨說話,示問這天下是老韓大,還是皇上大。有訊息靈通的,也聽到潁王在與王巨來往,這是老少父子通吃的現象啊。

這幾個人當中,包括學士王珪等人。

人群也有一個婢女在說:“娘子,中了,中了,第八唉。”

瓊娘嘆了一口氣:“未放榜之前,我還能說一說,放了榜,我還能說什麼?”

有緣無份,讓她有些神傷。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官員依然繼續在往下讀。

不久又讀到一個王巨熟悉的名字,他的“師兄”,遊師雄。

張載在關中授學,他有學問哪,因此來聽學的學子很多。可能張載關注了遊師雄,但沒必要對王巨說了。當然,這樣攀起來,張載門生可不止兩個進士,可能有十幾個之多。

張載不說,王巨也不會打聽。

來到京城後,與王巨一樣,遊師雄埋頭苦讀。

省試放榜後,看到王巨高中了,又是陝西人,便打聽了一下,才知道有這麼一個小師弟,但他心思與王巨一樣,繼續苦讀。

不是交流的時候,所以才到殿試結束後,找到王巨相談了一會。

儘管他的名次沒王巨高,不過也在三甲之內,聽到自己名字後,也高興地跳起來。

王巨遠遠拱手,表示祝賀。

熊羅二人也做了一個祝賀手勢,然後繼續聽下去。

越讀到後面,熊禹方與羅曾越聽得仔細。前面的與他倆無關,就看後面的了。然而讓他們失望,只讀到一百九十二名時,便結束了。官員開始宣讀明經與諸科名單。

“這麼少啊?”李萬元驚訝道。

宋朝立國才開始時進士同樣很少的,往往一屆只有幾個人。後來越來越多,到了趙禎手中,多時能達到五六百名。應當來說,只有一百九十幾人,是少了。

王巨也茫然,難道趙頊在他老子面前進言了。

讓他猜中了,王巨勸趙頊讀鹹平時的歷史。同樣是一次改革,看到宋真宗與李沆、呂蒙正他們如何發起那次改革的。

其中最有成效的一條便是裁去了近二十萬名官吏衙前差役。

差役的什麼就算了,那是應差。關係是這個衙前與胥吏,他們是沒有拿薪酬,但實際呢,實際是拿了,貪汙,勒索,或者用其他灰色手段斂財,不用多,一人平均一年斂五十貫肯定不算多了,就打算其中能有五萬名衙前與胥吏,那也是兩千多萬貫,在朝廷賬目上看不出,但確實是從老百姓身上變相剝削出來的,少了這兩千多萬貫,會有多少百姓得以養活。

還有大量基層官員呢,例如在雲巖縣的張載,一年國家就要支付四百多貫錢帛,五千名,就是兩百多萬貫。

餘下的差役釋放出來,他們就可以安心地養家餬口。

僅是這條善政,鹹平之治如何不能大治?若不是那幾年遼國不斷地侵犯,旱澇災害連連,它會更輝煌。

這個王巨沒有說,可反覆要趙頊去看這段歷史,趙頊看了,多少也想明白了,鹹平之治不過那幾條,還能看不出來嗎?有的也不適合現在的宋朝了,但有的適合。例如冗官。

趙禎晚年官員胥吏數量已經嚴重氾濫成災了,雖然這中間有許多官員是蔭補上位的,進士數量氾濫成災也是一個原因,趙禎朝進士明經諸科恩科,幾乎每屆能達到近千人,少者也有六七百人。就打算這些人有三十五年從政時間,十三屆科舉也為宋朝帶來近萬名官員。若是裁去一半呢?就是五千人。

於是他找到父親嘀咕。

其實沒有王巨的作用,趙曙也意識到這一問題,雖然是滾肉刀吧,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因此這屆科舉在歷史上進士數量只有二百十三人。現在因為趙頊的嘀咕,數量變得更少,只有一百九十二人。

最新小說: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國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