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三十九章 勞動吧

第三十九章 勞動吧 (第2/2頁)

推薦閱讀:

王家寨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寨子四周是一道結實的寨牆,雖不能與宋朝朝廷所築的堡砦城牆相比,不過對於一個寨子,能起到了有效防禦作用。西北角便是那個水庫。

由水庫分出三道溪流,將整個寨子環繞著,又在寨子附近的溪上開挖了一些塘泊,不深,裡面載了大片蘆葦,一旦這些蘆葦長大了,不僅起青飼料作用,還能想第二道防禦工事之妙用。至少騎兵不能揚馬直衝到寨子前。

水庫開啟陡門,放了兩次水,已開始起到灌溉作用。

家家戶戶開始忙碌起來。

寨子裡的事務忙清了,得要準備春耕生產。

就在這時候,官府下達了一份命令。

程勘追得緊,各個大戶無奈,捐了近兩萬貫錢帛。

若是無能的官員,用這個錢擴建一下州學,或者救濟一下貧困百姓,至於多少落入貪官汙吏腰包那是不管的,但做了,也就功德圓滿。

程勘不是無能官員。

他不及龐籍范仲淹等人名聲赫赫,不過也是宋朝一個重臣。

得到這個錢,只撥了很少一部分用於州學,延州擴建州學幹嘛?反正也不出文臣,浪費!

餘下的派小吏檢視,春天到了,開始大肆興修道路。

利用這筆錢,將延州各個堡砦之間的道路全部興修,鋪上石子與沙子。不問勞力。

這也是宋朝的弊病之一。

起初趙匡胤與趙匡義為了節約民力,減少百姓勞役,安撫災民,組建了大量廂兵,用廂兵去代替百姓的勞役。甚至各州縣也有許多專門的服役苦力。開始執行得很好,例如黃河決堤,趙匡義多次用軍隊去填缺口,連大量散落的災民都不動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隨著宋朝內治,這項制度已經落後。比如蔡襄主持的泉州洛陽江萬安渡大石橋。“壘址於淵,釃水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翼以扶欄,如其長數而兩立之。”

其實就是蔡襄看到洛陽江入海口處水流湧急,兩岸百姓來往只能靠船渡,然而多次發生船翻人亡事件,於是蔡襄主持建設洛陽橋。他先派人測量,造橋基時,先沿橋樑中線拋大量石塊,在江底形成一道矮石堤,再於上面建橋墩,並在橋下種植了大量牡蠣,使橋基與橋墩石之間膠結牢固,這就是橋樑史上有名的“種蠣固基法”。始建於皇佑五年,嘉佑四年竣工,工程歷七年,建成一座長達一千兩百米,寬約五米的超級大橋。橋上共有四十六座橋墩,五百個扶欄,兩十八個石獅子,七座石亭,九座石塔。

但它花費了多少錢?

一萬四千緡。

可以說這個錢連一年的工錢都付不出來。

為什麼只花費了這點錢,那便是無償的人工,連石料都是無成本的人工開採運輸過來的。如果僱民造橋,那麼這座橋可能成本會在二十倍三十倍以上才能造好它。

不能怪蔡襄。

他也是好心,在規則內辦事的。

但這就是宋朝的弊病,每年花費許多錢養了無數廂兵,同時還迫使著許多百姓做役戶擔負著無償勞役,可是官府還動用餘下的百姓時不時去勞役。

程勘也是同樣在這個規則內辦事。

百姓勞役是無償的,那麼這點錢便能辦成很多事,甚至能讓所有砦堡道路擴建一番。當然,這也是好心,若實現了,以後運輸便變得方便,就可以替朝廷節約大量錢帛。畢竟每一個砦堡裡都駐紮著大量軍隊,每年要運輸許多物資到各個砦堡。而且道路擴建了,對百姓也會形成許多方便。

胥吏苦口婆心地解釋一番。

那還說什麼呢,大家一起去勞動吧。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