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怎麼你與蔡公賞賜還沒有下來?”仇縣尉說道。
獎勵陸續地下,包括李三狗、趙明、歸娘浪埋這些蕃將都分別給予了嘉獎,有錢帛,有官職,趙明與李三狗也撈了一個刺史的階官。種診、姚兕父子、張玉、林廣同樣都有不同的獎賞。
畢竟是難得的超級大捷,不獎,三軍將士會寒心的。
但有許多人沒有得到獎賞,如仇縣尉、章楶這些隱在幕後的官員,他們也不會吃虧,有幕後協助之功,以後就是一筆好履歷,升起來就會快。
最後連撫卹都出來了,以現在的宋朝財政,應當說算是很快的,然而有兩個功勞最大的人,卻一直沒有賞賜,那就是蔡挺與王巨。
“仇縣尉,不是朝廷疏忽,你想一想啊,賞得輕了,有人會說話,賞得重了,你再看看我的年齡……”
仇縣尉與杜主薄以及葛少華全部笑了起來。
這是在宋朝,不是在西漢,十九歲的霍去病便撈了一個正二品的驃騎將軍。
“也是,韓公會頭痛的。”
蔡挺那更簡單了,賞賜輕了,大家不服,賞賜重了,韓琦會不會高興,請參照李端願與郭逵的故事。
所以估計朝堂久決不下,卡住了。
但王巨也好奇,這一回朝廷會獎賞自己什麼官職呢,好多官,階官,爵官,職官,差官。差官大約不會動了,餘下的官職,爵官以前自己沒資格得到,這一回大約有了吧,還有階官與職官,那會是什麼?
“你們來看一看。這樣行否?”王巨開啟了書稿。
這本書現在編起來很快,王巨在寫,仇縣尉與杜主薄、葛少華在邊上校正。修飾文字。
因此前兩卷差不多快要編寫結束,若無意外。王巨會讓他們進一步地修飾與校正,明年春天就可以用這個手稿雕版印刷了,大約秋天這本書就會面世。
但那些計算公式,豎著來寫,王巨總覺得彆扭。於是重新修改,索性將文字連帶著計算公式一起改成了橫排,就是這樣,王巨仍覺得有些彆扭。原因簡單。這時候讀書是從後面往前翻的,從右邊往左邊書寫閱讀的,已經改成了橫排,再將書寫方式改成從左到右,自己習慣了,可大家會不會習慣?
然而從右往左書寫,那些計算公式列出來,王巨能不覺得彆扭嗎?
不過這本書是寫給大家看的,不是寫給自己看的,得看大家是否能接受。因此即便牽就,王巨也徵詢一下三人的意見。
“這樣排版?”杜主薄有些呻吟。
“能不能看懂?”
“看都可以看懂的,就是不習慣。”
“那就這樣重新編排吧。”
“會不會有爭議?”
“反正你們都蠱惑我用數學兩字做為書名。以學為書名,還怕什麼爭議?”
主要宋朝文化氛圍比較寬鬆,現在王巨也算是看開了,清靜無為,象老師那樣,是不會有蝨子爬上身的,一做事,蝨子蒼蠅一樣來了,這些蝨子蒼蠅王巨都不怕。還怕什麼爭議。
“走,我們去炕房。”
“好。”一行人高興地向炕房走去。
這事兒也新鮮,自古以來。雞鴨鵝都是老母雞老母鵝孵化的,但王巨派戰俘建了這個炕房,又運來大量石炭,說是不用老母雞,便能將小雞小鴨小鵝孵化出來。
一大群人進了炕房。
裡有幾個僕役在忙碌著,都是王巨請來的工人,然而照著王巨的吩咐去做。
這還是為了撫卹烈士家屬之舉,朝廷的撫卹說厚也不厚,說薄呢,還真不能說薄,特別是王巨特別清楚現在朝廷財政的困窘局面。
其實宋朝政府對將士的撫卹不可謂不厚。
比如對重傷至殘者,慶曆八年終身給其平時衣糧一半,與一次性三十緡錢的補貼。也就是說,以後殘退在家,還能照樣領到原來在軍營裡的一半衣料布帛與糧食,只是錢與輪戍補貼拿不到了,那一年也得十貫左右的收入。若是自己與家人找到出路,再得到一些其他收入,一家人就不會出現危機。
犧牲的將士家屬撫卹更多,有功將領者錄其子孫為武官,陣亡士卒者子弟優先進入禁軍。另外對家庭救助,慶曆二年詔書規訂,“自今陣亡軍校無子孫者,賜其家錢,指揮使七萬,副指揮使六萬,軍使、都頭、副兵馬使、副都頭五萬。”慶曆三年經濟緊張了,但對定川砦犧牲將士家屬仍賜兩月錢糧,同時妻女無依者,養在禁中,也就是繼續在皇城西側的軍營裡收養著。
另外因病死亡的將士,也會給以一定的優撫。淘汰下來的軍人能領取以前一半的軍餉,充軍中雜役。如果願意做農民,朝廷會更歡迎了,那連那一半軍餉也免了,所以派讓其本人指射荒閒田為己田,支一年請給替其人買牛與糧種,並且免稅與丁役,使其田為永業田。
以及對在軍中生病戰士的治療,出征將軍家屬的照顧,都有一系列政策。
包括蕃兵與蕃強人弓箭手在內,也有一系列的撫卹政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上面是好心,到了下面執行卻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王巨那個從未謀面父親陣亡戰場,他們母子四人就沒有看到一文錢的撫卹,甚至平時也未看到什麼政策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