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二一六章 報復

第二一六章 報復 (第2/2頁)

推薦閱讀:

“質夫兄指的什麼?”

“為什麼朝堂上言臣彈刻孫公?”

“為什麼?”

“你恐怕做夢也沒有想到,慶州城中藥商李員外家的二郎,他悄悄去了京城,並且拜會了司馬公,然後將孫公所做的一切事情告訴給了司馬公,還順帶著誣衊了你。”

“他那來的膽子?”

“還不是你帶的頭?”

“與我有什麼關係?”

“當年華州殺婢案,如果不是你,我想不出延州有其他人能有那高明的智慧,將朱二郎的危機化解,並且讓伏母進京告狀。”不過這件事也是章楶來到慶州,隨著王巨三次大捷,他的往事也被慶州百姓一一從各條渠道發掘,章楶才聽到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會意了,中使派人來查孫公,孫公透過一些渠道得到真相,現在向李家報復了。”

“能說報復吧,正是因為這件事,孫公讓我們徹查李家以前犯下的各種錯誤與罪行,他是上司,他的命令我只好執行,只好到處蒐集證據,這才來到華池縣,詢問一些相關的百姓,也包括胡謙。”

李員外父子案子已定下來了,與李員外父子之案無關,而是重新追究胡謙弟弟的死因,以及胡謙弟弟被打死後,李家如何威脅胡謙妻子與弟媳婦將邸店交給李家的。實際這樁案子也定下來了,但孫沔想給李家人加罪,又翻將出來……

“這些人……”王巨搖了搖頭:“質夫兄,不同啊不同。我就說朱儁被誣陷案,首先朱家端得正,不是為富不仁的奸商。其次朱儁真沒有殺人。其三朱儁是舉子,算是半個功名人,延州計程車子。其四伏小莊判決死罪,伏母若不進京告狀,不久就會秋後問斬。其五,狀告的僅是一個知縣,並且是沒有名氣,沒有功績,連功名也只是一個同進士出身的知縣。”

“有道理。”

“當然有道理了,再說萬氏狀告程公與我,我不提丁家行商善惡,但不管善惡,豈能勾結西夏人入侵宋朝百姓?這是其一。其二程公沒有將一文錢裝入口袋。其三丁部領之死確實與程公無關。其四狀告我倒也罷了,程公乃是什麼官職?若是能讓萬氏得逞,那豈不是以後人人都能誣陷國家所有官員?誰還來做官?李家二郎這次進京也是這個道理。他並沒有誣告多少,大多數也是事實,甚至都不能說是狀告,只能說向司馬公稟報,但他家行商能不能端得正?本身就是一個惡商,沒有上告的資格。其二孫公之資歷,之官職,能讓一個平常百姓隨隨便便狀告嗎?”

“倒也是,不過民告官反過來說,若引導得當未必是壞……”事字章楶未說出來。

畢竟一旦開啟民告官的風氣後,那將是對整個儒家尊卑有序的挑戰。

王巨一笑:“中庸之道吧,所以我朝准許民告官,不過得在規則之內,一是為了讓一些不法官員有所收斂,二是緩解部分底層百姓的積怨。”

其實到了南宋時,宋朝有制訂了一部保護鼓勵民告官的律法,特別是宋孝宗時。

不過那也別當真。

就象趙普喊出齊人之策,宋朝某些政策也確實是在“齊人”,比如對五等以下貧困的減稅免稅,但那也不能當真,都是為了緩解國家矛盾的一些手段與口號。

實際也不要齊人了,只要齊稅,僅是一個商稅,國家經濟馬上就會好轉。但就是王安石推行了均輸法,敢不敢吼聲出齊稅?

“看樣子孫公呆不長久了,”章楶又說道。他同樣也看出來了,不然孫沔不會這樣瘋狂地報復。

“走就走吧,說老實話,孫公確實有些貪懦了。”

“豈是有些,去年你兵出東澗谷,我與蕃將趙明,張玉都在勸孫公,挾借這個大勝之勢,一舉將來犯的餘下三股敵人殲滅,擴大戰果,結果孫公就是按兵不動,差一點將我氣死了。”

“這我不知道了,只接到孫公的命令,讓我率軍撤回荔原堡,但那時東澗谷戰役開始打響,哪裡能撤。”

章楶心裡說,就是能撤你也不會撤啊:“子安,不過有一件事你得感謝孫公。”

“什麼事?”

“楊四在鳳川鎮出沒後,我曾建議孫公立即出兵剿匪,孫公懦弱,不聽我的勸。”

“哈哈,”王巨打了一個哈哈。

章楶笑著搖了搖頭,反正那個案子成了死案,即便有人再來翻案,恐怕也沒能力翻出來了。除非胡謙幾個人自己糊塗,主動說出來。他又說道:“就不知道朝廷會調誰來慶州。”

他也巴不得朝廷將孫沔調走,不過王巨的那個推測若是準的話,事情還沒有完。新知州的能力與否將是王巨最關健的一個審判。

章楶想錯了,王巨面臨的不僅是一道審判,而是三道審判!(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