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855章 囚籠(下)

第855章 囚籠(下) (第2/3頁)

推薦閱讀:

斡特剌暫時還蒙在谷裡,但鹽州城如此難纏,讓他感到有些不對。

於是他先將視線盯向了七級渠的南測,宋軍在哪裡置了一個巨大的船塢,不僅有朝廷官兵工匠,還有數萬名西夏戰俘與百姓。

現在開始由亂入治了,不能再用以前那種血腥的手段,但西夏經過反覆催殘,百姓連溫飽都不能解決,但不能讓他們餓死吧,不是餓死了,一旦餓得走投無路,那則會主動叛亂了,因此王巨採納了用工代賑措施,包括河西那些施工的戰俘也是如此,大家幹活,宋朝從後方押來糧草與布料,以工發放物資。

人很多,但宋軍馬上需要很多很多的船。

如果派出一支騎兵襲擊這個船塢,必會產生巨大的震懾力,然而不久斥候就送來一條訊息,宋朝於耀德城等處,依然保留了龐大的軍隊。

兵力出得少不管用,兵力出得多,首先瀚海地形的難纏就讓人頭痛了,即便派出清一色的騎兵,斡特剌又擔心落得靈州川那樣的下場。一旦騎兵遭到毀滅性打擊,這一支兵馬則會迎來悲催的命運。

然後他又盯向了古長城的西面,但問題是出了這段古長城,如何渡黃河,宋軍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遼軍將船造好,再說他這次也未帶來多少善長造船的工匠。

接著他又盯向了橫山,橫山有多難纏,斡特剌是知道的,不過現在橫山兵力不多,但如此一來,等於正式向宋朝宣戰,這個後果則難以預料了。

迫於無奈,他派出大量遊騎前去橫山活動,橫山諸堡砦的宋軍根本置之不理,出了堡砦俺們不敢,但想攻陷我們的堡砦,萬萬沒門。這麼多年了,宋夏就倚著橫山,展開了多少拉鋸戰,攻堅防禦戰。

然後斡特剌就接到宋軍忽然出兵金肅城的訊息。

斡特剌有些蒙,俺們可沒有進攻你們宋朝,你們宋朝憑什麼進攻我們遼國?

但問題來了。

如果斡特剌帶著這十幾萬軍民在南河套到處溜達,宋軍還真沒好辦法對付。

但這個溜達,吃的喝的穿的怎麼解決?

因此遼軍必須要回去,回去就要渡黃河,牟那山以西的河段不要想了,全部被宋朝佔領,開始建設堡砦,駐守軍隊。況且還有大量士兵乘船在黃河上巡邏,如何讓遼軍得以渡河。

那麼遼軍想要回去,只有兩處地點,一處就是包頭那邊,現在不叫包頭,而叫雲內州,又叫夾山或叫西山地區。

那一段黃河寬闊而平坦,有不少適宜渡河的渡口。然而問題是想從哪裡渡河,則要橫穿整個南河套,穿越更多的沙漠。後勤供給立即成為一個大問題。

其實就是選擇了這麼道也不可能讓他們成功回去,遼興宗伐夏,雖然大敗,不過西夏國內民不聊生,李元昊沒有乘機收回金肅軍與河清軍,然後往北去,牟那山上方則是黑山地區,也就是唐朝中受降城地區,耶律阿保機大破党項諸部,將這一帶佔據,置立天德軍。迫於這個壓力,西夏不得不於牟那山建設了一些堡砦,又於河南建設了四個城堡,扼守黃河。

不怕遼軍從大沙漠穿過來,就怕遼軍造船自黃河而來。

如今這些堡砦全部被宋軍接收,並且王巨又讓大量士兵帶著後勤,乘船東上,陸地上有宋軍側擊,水路上有船隻巡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少遼軍不管造船渡河,或者搭建浮橋渡河,得要花上一段時間吧,而且這一帶以幹原為主,樹木都是矮小的耐旱樹木,想要尋找適合造船的木料十分困難。即便造好了,還要面臨著宋朝水軍的剿殺。

所以只有第二條路,也是遼軍跨過黃河的那個渡口,金肅軍東面的君子津渡口喇叭灣渡口),這一帶河面比較平直寬闊,水流平緩,也是河口黃河下來,最好的渡口。

還有其他的小渡口,但這是十幾萬大軍撤退渡口,那些小渡口適合麼?

然而現在這二軍一州全部被宋軍拿下,斡特剌能不急麼?

他也顧不上興州城有沒有被宋軍拿下了,立即帶領兵馬撤退。

可憐种師道與劉昌祚害怕他犯神經病,還往橫山增置了一些兵力,然而一箭未發,斡特剌退走了。

但讓他欣慰的是,這幾州百姓聽聞遼軍撤退,許多軍民自發地請求跟隨遼軍前去遼國。遼國暫時還沒有人口危機,相反的,經過遼東叛亂後,死了許多丁壯。

而且這些人當中不乏貴族,雖然不如往昔,但他們手中還有著不少財富。於是一路彙集,最終這一行軍民數量幾達二十萬之巨。

斡特剌撤走了,三州留下的百姓幾乎沒有一個是對西夏死忠的,慶州延州同時出兵,將三州輕鬆收復,然後迅速修城牆,建堡砦,包括白池城、鐵門關、三岔口、左村澤、奈王井、烏延城這些重要的關鎮,不過夏州北部的一些重地,如黃羊坪、七里坪、安慶澤、大沙堆、王亭鎮、德靖鎮,沒有管它們,非是它們不重要,一旦進一步修葺,將它們聯絡起來,則能成為夏州最好的北大門,而且這一片地區也是原來西夏最重要的農耕區與畜牧業區,這些關鎮必須重建,才能保護這一地區的開發,但眼下時間來不及了,單個的建設,則成無險可守之勢,不如不管。

斡特剌一路北上,到達黃羊坪時,他已經得到興州失守的訊息,不過因為黃河巡邏森嚴,斥候沒有打聽到詳細情況。不過他仍然認為宋軍主力在他的後面,要麼順著水路而下,且不說用船能載多少兵力,就是能載很多兵力,這段河面河流平緩,幾乎就不存在溯流逆流的差距,而且彎道多,等於延長了航運,然後還要上岸,還要走一段路程,因此宋軍即便想在金肅軍與遼軍會戰,也來不及了。或者渡過黃河,不怕辛苦,順著古長城這段道路插向鹽州,再插向洪州,銀州,麟州,府州,進入遼境,同樣也來不及!

因此隨著加入百姓越來越多,他的行軍速度越來越慢,但因為產生這個錯覺,斡特剌一點也不著急。相反,這些百姓,以後會有很多用場的,包括反攻,這是西夏的領土,幹嘛不反攻,有了這些百姓,到時候遼國就會佔有天時地利人和之勢。

而且因為這些百姓離開家園,將家中所有貴重物資,以及糧草牲畜一起帶了出來,這一行後勤十分充足,並且因為河套許多部族陸續加入,提供了許多牲畜水囊,帶了足夠的水,水源也不缺。

他的兵馬向金肅軍出發,金肅軍那邊湧來許多“民夫”,大搞建設,以便在遼軍到達前,建設更多的堡砦關卡,同時又勸說百姓將還沒有成熟的豆粟收割下來,交給各堡砦,當成青飼料,根據他們送來的重量,未來發放相關的物資。這是近處的,離宋境遠的則直接用火燒,然後讓百姓南下,前去麟州就食。

主要是這裡有兩個優勢,這一帶屬於唐朝的勝州地區,在後梁時,遼國出兵,將勝州所有百姓擄往遼國。後來又佔據這裡,但遷徙過來的百姓都是來自山後各州的漢人。不指望這些漢人對宋朝有多少好感,但不會太排斥。同時這裡以駐軍為主,百姓不多,總共加在一起不過四五千戶,容易安置遷徙。

同時各營主將親自出面,向他們允諾了未來宋朝給予的種種好處,用此來彌補他們的損失,但還是不遷徙的,則用強硬手段了,強行焚燒其莊稼房舍。

斡特剌大軍抵達金肅軍時,這兩軍一州所有百姓都被遷徙一空,莊稼同樣燒得乾乾淨淨,也就是宋朝即將執行堅壁清野戰術。

最新小說: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