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梁乙逋這主意還真不錯啊。”韓韞譏諷道。
還有許多賀蘭石未出手呢,不過那可以交給各個經濟人慢慢出手,只要能持續地將價格壓下去,就可以了。因此賀蘭石價格迅速打壓下去後,韓韞抽身出來,來到王巨身邊看能不能幫上忙。還真幫上了,這三年連連大捷,也抓住了西夏各地的許多頭領與貴族。
王巨從中挑選出一些人,押到蘭州牢房審問,比如西夏各地的地形,各族分佈,各堡砦城池的情況。
以前也審問過,不過比較零散,現在重新有系統地審問一遍。
王巨肯定沒有功夫來主審了,因此正好交給了韓韞。
那麼明年伐夏前,王巨就會得到第一手最寶貴的資料。
韓韞說道:“他想得好,但難道不知道這份國書,太保有權利處理嗎?”
只要這份國書送到宋朝,宋朝就會很被動,且不說國內一些和平人士會因此而妥協,就說朝廷吧,一旦同意議和,明年肯定不能伐夏了。西夏將盟誓當狗屁,宋朝以中國自居,對盟誓還是相當重視的。甚至可以說到那時,遼國可以正大光明地出手相助西夏。
如果宋朝不同意,都低頭低到這份上,宋朝仍要戰,這就會逼得整個西夏各族同仇敵愾,一旦到了那地步,想順利迅速滅掉西夏是不可能了。
不過樑乙逋疏忽了一點,那就是這份國書能不能順利送到京城。
它必須先送到劉昌祚手中,劉昌祚也不是傻子,因此必會轉交到王巨手上。
王巨只要下一聲命令,讓使者帶著國書滾回西夏就可以了。
西夏人還會憤怒,但性質就是兩樣了。且不說宋朝與西夏的恩恩怨怨,王巨的父親就是西夏人殺死的,王巨家的祖墳都讓西夏人刨開鞭屍了。這樣的深仇大恨。王巨不放過西夏,也情有可願。況且王巨來西北幹嘛的。就是滅西夏的!
西夏人會憤怒,但不會同仇敵愾。
並且現在西夏真的很可憐,這三年,幾乎讓宋朝糟蹋了四十萬軍隊,僅是在“勞改”中的戰俘數量就達到了二十萬人!
加上銀夏那邊的驅攆,以及一部分百姓強行安置到渭源與慶州,又讓宋朝拿下了蕭川地區,銀州地區。會州地區,天都山,屈吳山,王巨估計著現在西夏可能只有四十萬戶,丁壯連六十萬都不足。並且最少有一成之戶數與丁壯,西夏是沒辦法調動的,如那些沙漠裡的部族。
最要命的是經過這樣種種的催殘,西夏徹底失去了民心。
這才是最最重要的,沒有了民心支援,西夏戶數再多。也不足以為患。
可能這招悲情牌打出來,多少能凝聚一部分民心,不過起的作用也不會太大。
所以韓韞又說了一句:“太保。切不可讓他們帶著這份國書到京城。”
王巨走了幾步,忽然問:“怕不怕遼國?”
“遼國……”韓韞愣了愣。
“怕不怕我們前面一伐夏,後面遼國就向我朝用兵?”
“這樣啊……”韓韞不敢說話了。
“韓兄,隨我來。”王巨將韓韞帶到城外面的軍營,三軍正在操練。
“韓兄,實際我朝將士並不是士大夫所想像的那麼弱,如果遼國兵力後勤,主將能力與我朝大軍相當的話,這個戰場不考慮到百姓的人和與地形的地利。放在陝西路,我朝大軍勝率會在七成以上。”
“這麼高?”
“原先沒有這麼高。但連番大捷後,就有這麼高。然而我朝大軍最強的也就是西軍。如果再將戰線往前推多,推到河套作戰,我朝勝率只能達到六成。”
“為何?”
“同樣的高亢地形,這邊以溫溼天氣為主,那邊卻以乾冷天氣為主,到了那邊我軍就不大適應了。就象我在雲南兩路不敢用兵吐蕃高原一樣,因為再往上去,三軍不能適應高原的天氣,用術語來說,不適合那種缺氧的環境。所以西軍到了河東河北發揮會更差,因此這個戰場一旦放到了河東,我朝軍隊只能是四成勝率。若是放在河北,只有三成勝率。”
“這麼低?”
“河東河北自古以來多出英雄豪傑之所,但那是戰亂,百姓經過了戰爭磨礪,如今兩路和平時久,百姓不習戰鬥,調動西軍過去,又不大適應,因此勝率迅速下降。當了,這是指各種條件相彷彿的前提下,如果我朝大軍利用堡砦與遼國相抗衡,最少能保持持平。不過若是後方有變故,再來幾個不懂計程車大夫瞎指揮,又會大事休矣。”
這是最公平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