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入侵蘭州,而是入侵定西城。”
“入侵定西城?”張守約並沒有接到王巨的通知,因此立感奇怪。
“可能吐蕃阿里骨倒向了西夏。”
這樣一說,張守約也就懂了,如果吐蕃出兵龕谷。西夏入侵定西城成功,蘭州則成了一座孤城,攻不攻無所謂了。
“那麼西夏調動了多少兵力南下?”
“十萬。可能十萬不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能調動十萬?”
“一個窮兵黜武的國家,沒有道理可講的。”章楶道,不過這樣一來,鳴沙城之戰壓力會小得多。他看著張守約有些擔心的樣子又說道:“張將軍,你勿用擔心,定西城平西城那邊,某已經增駐了五將官兵,而且他們要的只是力求無過,並不是有功。”
他又將情況大約說了一遍。
張守約這才釋然。
一是王巨早就提前安排了。
二是西夏人並不善長攻城。只要將前面的小堡砦放棄,後面幾個堡砦不是堡砦。而稱為城,能稱為城者。可想有多大。對於這樣的大堡砦,只要宋朝兵力充足,城中有足夠的糧草與水源,西夏人多半無可奈何。
至於吐蕃人也是一樣。
大夥商議完畢,第二天,七萬大軍,三萬民夫,便浩浩蕩蕩的北上了。關健是他們只帶著少量的物資,主要就是火藥,餘下的糧草,早就準備在蕭關了。
因此這十萬軍民,幾乎是輕裝上陣,速度有多快?要命的是現在前線生生提到了蕭關,十萬軍民,迅速抵達蕭關,迅速衝出蕭關……
…………
不過出忽所有人意料的,吐蕃沒有用兵蘭州,而是忽然出兵洮州。
這正是吐蕃第一名將青宜結鬼章出的計謀。
阿里骨與西夏做了大約的約定,到了具體約定的時候,鬼章返回青唐城,他立即反駁了阿里骨的想法。不能圖謀蘭州與定西城,因為這兩處也是西夏想要的,那麼這個約盟遲早得翻悔。
到那時候吐蕃就慘了,北與西夏反目,東與宋朝成仇。
而且定西城邊上就是涇原路,涇原路這個新知州看樣子十分會用兵,手下又有許多精兵猛將,即便蘭州的李憲與王文鬱也不是好惹的角色。
因此重新做一個約定,兩國同時發兵,但是蘭州定西城的宋軍由西夏來解決,熙河路的兵力由吐蕃來解決。戰後所得宋地,熙河岷洮歸吐蕃,蘭州定西城歸西夏。
並且這樣一來,吐蕃在熙河路有一定的基礎,西夏在蘭州與定西城有一定的基礎,能得之就能重新佔之。
梁乙逋面對吐蕃的突然變化,也無可奈何。
如果這樣,攻打定西城勝利的機率就小得多了。
但只要吐蕃出兵,無論這一戰是勝是負,西夏的局面都會改觀,因此只好同意,並且害怕吐蕃再次反悔,兩國互派使者在喀羅川莊浪河)畔殺牛盟誓,以天地作證,此盟一成,不得背叛,同存同亡,同時舉兵。
於是梁乙逋率兵南下,章楶率兵北上,吐蕃同時也出動了數萬鐵騎。
不是蘭州,也不是河州,而是洮州,因為宋朝前幾年與董氈多次聯手對付西夏,關係默契,也漸漸對吐蕃不設防了,特別是在洮州,駐紮的兵力少得可憐。
其實這也是鬼章的計策,俺出兵了,俺拿下宋朝的洮州了,但等到拿下洮州之後,宋朝必與西夏在苦戰中。
然後返回頭,乘著熙河路的兵力置於蘭州定西城之時,陳兵河州。後方失守,兩面面臨著敵人的夾攻,宋軍必然向秦州德順軍潰敗,那麼吐蕃順勢就將熙州收了回來!
並且這樣做,與宋朝精銳軍隊血戰的是西夏人,吐蕃只用了最小的代價,便將河熙洮三州拿下了。
果然,吐蕃大軍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擋,就殺入洮州境內。
看著遠處的洮州城,阿里骨說道:“鬼章,你就是我的王子安。”
王子安,便是王巨,聽到這個名字,鬼章忽然沒由來,感到心情很不安。
但阿里骨沒有多想,指著遠處的洮州城,大聲喝道:“兒郎們,殺過去!”(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