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對劉法下令道:“劉將軍,你率領六營騎兵,自北城門殺出,順著西城牆一直殺向南城門,將敵人的攻勢化解掉。”
此時西夏從四面八方發起了進攻,但主要攻勢還在西面。
“喏,”劉法答道。
“務必要快,不可戀戰,否則危矣。”郭成又說了一句。
但他還是有些擔心的,畢竟劉法太年青了,不知道何故,讓王巨下令。從一名都頭迅速提為陝西路第二十六將大將,雖然以前他身為都頭時作戰比較勇敢,可那是都頭。現在是大將。
也不能怪郭成擔心,至少現在的劉法還不是巔峰時的劉法。不過在史上。劉法卻被西夏真正的名將察哥擊斃。
但這個幾乎不亞於耶律休哥的西夏名將才剛剛出世呢,王巨根本就不用考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法提著大刀,翻身上馬。
他手中的大刀非是以前宋朝的長柄刀,同樣是王巨推出來的蒙古式的戰刀。但與普通馬刀不同,這把馬刀是加厚加長過的,足足長了一尺半,但這意味著這把刀的重量生生達到了三十餘斤。
別以為三十餘斤的重量不是太重,此時不乏重兵器。如鞭、鐵鐧、錘、大斧,但這些重兵器都很短。越重越長,揮舞起來則越費力氣,因此有許多人對唐朝的陌刀產生質疑,以為它不是一把特長特大的戰刀,而是組合式的戰刀,否則戰士根本揮舞不動。
仁多零丁也在前線觀戰著,此時城牆未修好,有的地方還沒有一人高,很快他就看到了劉法在集結六營騎兵。於是立即下令:“調動兵馬,支援北方。”
不過前面正在攻城呢,後面還要留下一支軍隊。防止曲珍從後方來援,另外還有許多軍隊正在山上搬石頭,好讓虎踞炮繼續發射著。
因此就在夏軍手忙腳亂之下,平夏城的北甕城吊橋已經放下。
“衝!”劉法吼道,躍馬當先,撲出了城外。
不遠處正好有一隊夏兵正在建堤,看到宋軍騎兵撲出來,想要往後逃。
劉法已經撲了過去,手起刀落。他的力氣很大,這把刀也很重。一刀下去,生生將一名夏兵腦袋劈成了兩半。這種血腥的場面,讓幾名膽小的夏兵嚇得快要尿尿了。
劉法繼續衝下去,一個又一個敵兵被他劈翻在地。
但是越往西甕城,遭遇到的敵人越來越多。
宋朝人講究土葬,但是西夏人葬禮形式多樣化,首先是天葬,隨後才是火葬、水葬與土葬,土葬不是西夏人原來的傳統習慣,它是舶來品,從宋朝舶來的。
所以這兩天慘戰,西夏人也舉行了天葬
這時候野生動物很多的,包括華南虎,此時中原地區那最少得有好幾萬頭華南虎,也包括禿鷲,許多禿鷲在地上啄著屍體。
然而隨著劉法騎兵的到來,這些醜陋的禿鷹們一隻只地被驚飛起來。
“厲害,厲害,”平夏城都監劉方興讚歎地說道。
郭成看著劉法勇猛難擋,眼睛同樣也亮了一亮,他似乎從劉法看到自己少年時的英姿颯爽。
但隨著劉法殺向了西甕城,仁多零丁調動來的騎兵也陸續佈置完畢,進入到了戰場。
戰場上,數量未必是決一勝負的唯一關健,但士兵數量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就象當年的狼牙村之戰,如果不是耶律斜軫手下兵力足夠的多,楊業如何被俘,如何三日不食而死?
看著夏軍纏繞上來的兵力越來越多,劉法這六營騎兵挺進的速度也越來越慢。
“卟!”
兩聲同時響起,第一聲是劉法那把大馬刀劈入一個夏兵的腦門聲,第二聲乃是這名夏兵將刀子刺進劉法戰馬馬腹的聲音。
劉法不得不翻身落馬。
劉方興用望遠鏡看著,擔心地問:“郭將軍,那是不是小劉將軍?”
這一戰就是乘西夏人不備,用高速馳騁的戰術,將西夏人攻城的速度減慢下來,以贏得寶貴的一天。畢竟此時西夏兵力仍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如果讓西夏修好了十幾道土堤,又撞開十幾道豁口,那麼西夏就可以利用兵力的優勢,晝夜攻城。餘下三天四夜的辰光,那就難熬過去了。
難不成在宋朝沒有完成戰略布術前,將最後的決勝武器拿出來使用嗎?
要麼就坐看著一萬餘民夫,以及數千官兵,呆在柵欄裡,讓西夏人一個個的殺掉。
所以郭成兵用險棋,派出了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