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王巨有一個門客,叫鄭宣和的,也逗留在劍川府,他是替王巨買馬與牛的。
馬是軍用,牛則主要是送到交趾,然後以每頭分優劣以四到六貫錢貸給百姓,四年內分期償還。實際從大理將一匹馬弄到廣南,還有巨大的利潤空間,但將一頭牛弄到廣南與交趾,四到六貫錢連成本也不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怎麼辦呢?
沒有了牛,耕種就必然落後,交趾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然而有了牛,再有其他的一些正確的措施,官員輕徭薄斂,以交趾的富饒,百姓很快能會安居樂業,說不定還能吸引更多的百姓主動南來來附,畢竟內陸因為人煙稠密,赤貧百姓數量太多了。那麼交趾就可以正式宣佈,囊入宋朝版圖了。
之所以有這個貸,是王巨不想讓朝堂大臣再說什麼收買民心的話。
另外有這個貸,就可以將牛交給需要牛的人手中,讓他們愛惜耕牛,不然很可能花了巨大代價弄過來,說不定成了桌上餐。
鄭宣和來到劍川購馬牛。為了方便,第一個便找到了楊家子弟,給了他們好處。請他們幫忙。
王巨與大理開戰,鄭宣和只好留在劍川。不過一年多交道打下來了,他與楊家不少子弟關係皆不錯,於是整天裡與楊家幾個子弟吃吃喝喝。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況且他是一個商人身份,倒也過上好一段悠閒的時光。
這天,他來到一個茶肆吃茶。
剛坐下,就被一個楊家子弟將他請到楊家坐客。
進了楊宅。那名子弟說道:“我叔父回來了。”
“那個叔父?”鄭宣和納悶地問,這可是一個超級大的大家族,這名楊家子弟叔父可不要太多。
“大理的那個叔父。”
“楊公?”
“就是他,他要見你。”
“楊公怎麼見我這個人小人物。”
那名子弟也不解,楊公就是楊義貞,鄭宣和表面上的身份就是一個馬販子,兩者地位相差太大。
進了中廳,鄭宣和恭敬地施了一禮。
“不錯,果然是王少保家的門客。”楊義貞讚道。
讓楊義貞揭破了身份,鄭富和也不懼。從容地答道:“楊公,過獎了。”
“坐吧。”
鄭宣和坐下。
“你家王少保出兵烏蠻,有何打算?”楊義貞讓下人退下。問。
“少保出兵烏蠻,也只是烏蠻,楊公莫要誤會,之所以針對烏蠻,乃是烏蠻的支援,巴蜀大江南岸諸蠻始終動盪不安,不能讓我朝很好的專心對付北方。”
“你家少保對大理不感興趣?”
“感興趣的地方多著了,但能管理得過來嗎?不過楊公請放心,如果論富饒。大理可及占城國?畢竟占城臨著大海,有大海之利。然而大理呢。難道將糧食運到開封府嗎?”
這也是一個說法。
實際若無真臘,王巨說不定也乘勢將佔城拿下了。
然而楊義貞哪裡能想到?並且現在看上去。王巨對大理也不感興趣,只是一心在經營烏蠻。等到烏蠻穩定下來,王巨恐怕早就調到其他地區了。
不過楊義貞不相信,呵呵一樂說:“若此,你何故接近我家族中的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