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四二六章 楚懷王

第四二六章 楚懷王 (第1/3頁)

推薦閱讀:

王巨不想捲進去,徐徐說道:“文公,臣說過,軍器監有很多弊病,最大弊病就是平時不修造器甲,戰爭到來,倉促廣建器甲,如此一來,平時不得不豢養大批工匠,無所事事。戰爭到來時,工匠連夜趕工,所修造器甲又多不合格。因此臣進諫,每年撥出款項,修造器甲,以備不測之需。雖然這樣一來,從今年起,朝廷就要增加一些支出,但長遠卻是節流之道。並且以後製造出來的器甲,再也不會象陛下以前所看到的那樣慘不忍睹。”

“朕聽聞你辭退了許多工匠。”

“啟稟陛下,確有此事。臣將各作院局庫所重組後,對各個工匠進行了考核,一些不合格的工匠陸續進行了勸退,詳細情況,臣明天再寫一篇奏呈稟報陛下。”

這個過程有點慢,王巨先是重組,貯藏只有五庫,製造分為六院。

其他不相干的部門一律裁去。

五庫六院一監,這就是現在的軍器臨。

然後進行淘汰,退下去的官匠,第一年第二年從作頭到工匠到習學,分別給予二十貫、十貫與五貫安撫金,第三年第四年則是給予五貫安撫金。以後自己找門路了。

又規訂習學進入各院學習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年,三年考核,根據情況升為六到九等官匠,不合格的就要淘汰,以免各官吏作頭變相的苛剝勒索。

這次淘汰有些狠,先後淘汰了近五千名官匠,並且還沒有結束,估計結束後,能淘汰掉八九千名官匠,下子將這個幾達三萬臃腫的機構。壓縮了近三分之一。

官匠淘汰後,便是各個官員了。

因為沒有結束,有的稟報了。有的沒稟報。

“因此這次製造更換幾萬名保捷軍器甲,費用已經與內藏庫無關了。內藏庫可以撥款,也可以不撥款。”

蔗糖肯定賺錢,但能賺多少錢,王巨也不大確定。

不過棉花與坑礦、市舶司許多經營權轉到發運司之手,內藏庫損失不小的,蔗糖是肯定彌補不了這個損失。從國家經濟整體上,薛向是做對了的,但傷害了內藏庫的收入。

這就是矛盾。也是高滔滔不悅的原因之一,畢間宗室子弟多了,僅是供養宗室子弟,一年就需不菲的錢帛。

但與王巨無關。

王巨頓了頓又說道:“另外臣再懇求陛下,在密州開市舶司。”

相比於唐朝,宋朝在這方面有些苦逼。

首先長江的變化,到了宋朝,長江入海口在往東推移,而在唐朝,入海口幾達揚州。因此海船可以直達揚州。不過唐朝根本就不注它航海,甚至禁止百姓流動,更不要說向國外流動了。然而到了宋朝。只能在杭州置市舶司,然後再透過大運河轉到長江,再從長江轉到大運河汴水。這個風險不亞於海上,區別就是江河運輸,對季風要求沒那麼嚴格。

其次國勢的變化,燕雲十六州成了遼國的領土,也不敢以登州置港,只能於密州置港。再從密州輾轉到濟水,自五丈河進入京城。

王巨提出於密州市舶司乃是出自幾個方面的考慮。南方開發,一旦量大的時候。若是順便可以利用海路,直接將南方的貨物調到北方。

另外就是蔗糖。

木棉司的統一。葛少華成了木棉司一個基層幕屬官。但這個蔗糖,王巨沒有讓三司插手了。薛向暫時未搞清楚,同樣也沒有提出要插手。

趙度依王巨的囑咐,找到海客,這一條乃是關健。

宋朝周邊國家受中原影響,比較開化,包括海上絲綢之路,但呂宋那邊就比較落後了。然而向南開化的地區都是海路一帶,天竺沒有蔗糖,不缺少相關的蔗糖製品。也就是說蔗糖真正市場,還是王巨心中討厭的那兩個國家,高麗與倭國,或者一部分會從高麗流通到契丹。

但新的問題來臨。

那就是外貿的走勢,不是後人所想的那樣,宋朝發達,航海每年會為宋朝賺n錢帛。原因簡單,這些國家遠比宋朝貧困,就是宋朝貨物多,上哪兒弄來錢購買?因此是宋朝賣出的少,買回來的多。

並且導致大量銅幣與金銀外流,金銀外流到大食那邊,銅幣流失到遼國、高麗、倭國與南海諸國。這一條就是許多宋朝大臣都沒有弄清楚,以至不久王安石就上當了,在宋遼貨幣戰爭中大敗特敗。

可能到了南宋時要稍好一點,但眼下的宋朝就是這樣。不過王巨對它看法還是贊成的,是有一些貨幣流失,可這個交易從買賣交易到運輸,到生產,它養活的不僅會有許多外國夷人,同樣也養活了許多宋人。

或者象後來某城市,說大陸買的貨物佔擠地皮多少多少,能那樣算嗎?後面的拉動才是真正的大頭!說句不好聽的,後世他臨穿前僅是一個春節去倭國採購產生的價值,就足以讓倭國生產一百臺戰鬥機了。

後世與他永遠是兩個時空了,但可以借鑑的。

最新小說: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