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是一個民居、商業區與手工業作坊區的結合體。
不過有幾處地方還是不同的,第一處便是正中的皇宮,南皇城,北內宮。
第二處便是城的東南角,自東水門以南,到蔡水河門以東,這廣大的地區是倉庫區。僅糧食按照規訂就得儲備可供京畿以及周邊百姓可食九年之糧食。當然也不止是糧食。僅是這個大倉儲一年的損耗就讓人無法估量……
之所以選擇在這裡,主要就取蔡水與汴水漕運之便。
因此在御街的盡頭州橋處到南薰門以東,除了太學等機構外,還有大量的客棧區,各種物資運到倉儲後,客人就近去客棧休息。其他坊市也有客棧,但不及這一片客棧之密集。
在倉儲的上面,東面是東華門,一片商業區,西面便是一片比較集中的手工業區。
然後到御街兩側,御街的西側除了開封府衙之外等機構,所居住的都是達官貴人,包括趙匡義的藩邸,趙普、呂端的府邸,以及未來蔡京的住宅,都在這附近。
御街的東側,包括金帛行,馬行街,樊樓,相國寺在內,這裡乃是宋朝最大的商業區,其他地方也有規模不小的商業區,如清明上河圖所畫的東水門內外,西市區,北市區,但不及這裡規模大。
最後一處便是皇宮西華門外,上到楊湖潘湖,這一片多是武臣府邸,餘下的就是兵營所在地。
因此不遠,出了西華門就是。
…………
王昭明帶著衛士察看了一營器甲。
有的大臣想勸,但不敢勸。器甲也不是一件小事情。
過了一會,王昭明回來,趙頊問:“合格的器甲有多少。不合格的有多少,嚴重不合格的有多少?”
王昭明老實稟報:“陛下,若是按照朝廷規訂。合格的不足三成。餘下的都是不合格的,嚴重不合格的達到近四成。”
“拿一件嚴重不合格的鎧甲給朕看。”
“喏。”
王昭明下去抱來一套鎧甲。
趙頊抽出衛士的提刀。一刀砍了下去。
當然,他不及王昭明力氣之大,這個太監雖是太監,也算是宋朝大內的武功高手了。但這把刀卻是質量上乘的提刀。
不過從始至終,這都是安排好的,包括視察的這一營,也是器甲合格比較差的一營。
這奮力一斫,結果鎧甲又成了兩半。
趙頊軟綿綿的蹲在地上。喃喃道:“這如何了得?”
文彥博也茫然,道:“也許他營好一點吧。”
“那就再看一營。”趙頊看似隨意地又來到隔壁營地,若真是隨意也許是好一點,但可能隨意麼?結果一查,一個爹媽養的,彼此彼此。
“王昭明,你久在軍旅,外戍的軍士器甲也是如此嗎?”
“陛下,也有許多不合格,因此大順城之戰前。蔡公與王巨換了又換,換了無數鎧甲,依然沒有將不格的甲器換掉。”
“如何了得。如何了得。”
“陛下,這急不得。”
“不急,外有西夏遼國這兩大惡鄰,大戰說不定隨時就發生,朕豈能不急?”
“不會的,西夏孤兒寡母……”
“你能保證?”
“奴婢,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