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三二六章 背後的賬

第三二六章 背後的賬 (第1/3頁)

推薦閱讀:

讀到什麼地方,得怪他的老祖宗了,不是真正的老祖宗,叔太祖,宋真宗。

書中有良田,有顏如玉,有黃金屋,有寶車駿馬,讀書幹嘛的,享受的!大家一起享受吧。

若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呢,錢學森風塵樸樸回到祖國……

奮鬥的起點方向都弄錯了,書中的文字還管何用?

河北災民湧入京城越來越多。

為什麼災民喜歡往京城流動,甚至陝西的災民也不遠一千多里,往京城跑?

第一這是天子腳下,官員們能不能看著災民餓死。

第二京城富人多,雖然許多富人為富不仁,但人類是一個矛盾體,有惡的一面,也必會有善的一面。即便惡人,有時也會動側隱之心,就不要說許多富人良心還是不錯的。再加上官府的賑濟,最少能保持半死不活,能活下去了。

第三京城商業發達,若是手腳利索的人,說不定自己還能找一點活計,就將生計保住了。

第四京城附近有許多沙地,雖然城裡又低又悶,但城外有許多高爽之所,宜設粥棚與災棚,也不易生瘟疫。

於是一撥撥災民,湧向京城。

但這個問題就來了,這麼多災民嗷嗷待哺,救還是不救?

不救,造反不會的,但萬一在京城死了許多百姓,那還象什麼話?救,錢呢?

陳薦就出了一個辦法,派有司糴陳粟貸民,一戶二石救民。

這簡短一句話有兩個特別要注意的地方,第一陳粟,它的價格很賤,第二便是貸民。而不是賑民,貸給百姓,以後辰光好了。還得要歸還朝廷的,並且歸還的還是新粟。

這個措施有什麼好處呢?第一現在朝廷就是有錢買新粟。馬上各大商人囤積居奇,糧價立抬,所有百姓都會跳火坑了。但買陳粟,許多大地主與大糧商甚至還巴不得,不會讓糧價產生太大的浮動,老百姓雖然吃得差,可能活下去。

第二辰光好了,百姓歸還。國庫不受損失,那個黑窟窿具體多少,知道的人不多,不過大家都隱約感到有一個黑窟窿在,並且不小。

因此不僅今年,明年後年說不定日子同樣難熬。這可不是很少的災民,無數災民,十幾萬戶,甚至幾十萬戶百姓,那怕陳粟。也是一筆不菲的費用。

大家同意。

就在準備下詔書時,司馬光說道:“聖王之政,是使百姓安土樂業。而無離散之心,想要做到這條主要在於得人。以臣愚見,不如派公正之人為河北監司,使察災傷州縣,若是守宰之臣不勝任的,立即換掉。然後多方那融鬥斛,使賑濟土著之民,居者既安,則行者思反。若縣縣皆然。豈有流民哉?”

這是很含蓄的一句話。

為什麼司馬光要這麼說,朝廷國庫救不起了。現在改了手段,變成了貸。

宋朝立國以來。何曾貸過災民?可能地方上貸過,但作為京城,貸過災民嗎?

那麼怎麼做,讓災民回去,各州縣自己兒想辦法去,何謂那融,也就是挪移通融,能借的向大戶去借,能敲的向大戶去敲,能搶的去向大戶去搶。

放開手腳讓地方官員去做,先將這批災民救活過來,其他的什麼都不管,省得呆在京城,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讓整個宋朝尷尬。

看看,富裕的宋朝走到這一步,想一想趙頊能不急嗎?

大臣們一起表示同意,畢竟採納了陳薦的意見,那等於會壞了n個規矩。並且宋朝雖然在軍事上不行,但在賑災上一直做得很可以,新君即位,不是賑災,而是貸災,傳出去也是不祥之兆。

然而這一幕與五百多年後的一幕很相似,崇禎想賑災哪,但國家沒錢,沒法賑,若是有錢呢,那怕多出一千萬兩銀子,當然,還會餓死人,但會不會餓死那麼多?李自成還有沒有起義成功的土壤?其實真不用熬很長時間,只要再熬那麼幾年,小冰河過去了,國家危機也就消失了。而且幾樣救命的東西也到了,也開始種了,南瓜、土豆、玉米、紅薯、花生……

一千萬兩銀子,斷送了一個王朝!

最新小說: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