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即將下映
階梯制這個名詞,對於這些負責公司業務的骨幹來說並不陌生。
簡單來說,就是效果達到某個檔次,就是享受這個檔次的待遇,隨著效果的提升,享受到的待遇也會越好。
這種方式廣泛的運用在各類商業合同,甚至是社交媒體平臺的機制當中。
本來就有不少人考慮到過這種方式,不過礙於自己是主動方,貿然提出這個要求,只會適得其反,只能將其當做壓價不成的最後手段。
如今陳尋主動提出來,他們自然是樂見其成。
陳書瓊微微皺眉,不過很快就因為陳尋恰到好處的說法緩解了開來。
“打個比方,注意,是打個比方哈。”
陳尋開口的第一句話就已經給自己留下了充分的退路,隨即說道:“據我所知,現在業內的廣告費正常都是預估票房的百分之零點五,前期定金都在百分之零點三左右,我說的沒錯吧?”
那名廣告商代表扶了扶鼻樑上的眼鏡,點點頭,肯定了陳尋的說法。
說句實話,其實電影行業也挺不願意和廣告商合作的。
做電影的人多少有點傲氣,並不喜歡看到自己的作品裡出現一段莫名其妙的廣告。
所以主動聯絡廣告商的電影,那肯定是缺經費缺到一定地步了,急需資金。
而廣告商主動找上的電影,則是廣告費用高到令人心動。
不過兩種情況裡不管哪一種,定金的額度都不能小,否則等到電影上映了,你帶著尾款跑路咋整?
陳尋笑了笑,接著說道:“那麼我們的第一檔,也就是沒能達到十億預估票房的水平,就可以定在百分之零點三這個比例,第二檔,達到十億預估票房,就是百分之零點五,第三檔,票房超過十五億,百分之零點七,以此類推。”
說罷,他再次強調了一遍:“我只是打個比方,如果真的實行,具體比例還需要商討。”
十多位廣告商互相看了看,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明顯的意動之情。
投資電影最怕的就是達不到預期效果,而這恰恰是經常發生的情況。
但就算是預期效果不夠,按照合同,他們也還是得支付尾款,搞得打個廣告跟做風險投資一樣。
這就是廣告商不重視電影這方面的原因。
而如果真是按照陳尋所說,到時候票房沒達到預期,他們也能省下尾款的錢,這讓他們的收益得到了保證。
……
從會議室中走出,陳尋跟著陳書瓊來到了她的辦公室坐下。
“你這個方案他們應該都會接受的,只是比例部分還是需要爭取一下。”
身穿職業裝的陳書瓊一邊說著,一邊邁動裹著黑色絲襪的長腿,給陳尋倒了一杯水,從他面前走過,留下了熟悉的幽香。
從她嘴角的笑意就看得出來,陳書瓊對這個發展還挺滿意的。
廣告的事情沒那麼快定下來,陳尋他們只是隨便聊了兩句,便將話題轉到了其他方向。
“能儘快談下來也好。”
陳書瓊喝了一口水,有些苦惱的說道:“餘秋水的那個劇本太燒錢,我現在就全指望能從廣告這裡先收回點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