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林小雨看到招聘資訊上的陳尋這個名字時還沒什麼反應,只是隱隱感覺有點耳熟。
早上查詢了陳尋這個名字後林小雨才反應過來,這位是憑藉《三體》和幾首好聽歌曲從而名聲大噪的陳尋。
“應該只是同名。”
在發現這個問題後,林小雨沒有往自己曾經知道的那個陳尋身上套。
陳是大姓,出一個同名的很正常。
那時林小雨還感慨了一句:“我記得那個陳尋還有一些挺不錯的短篇作品,也挺有才華的,真是可惜了,要不是那件事的話,現在應該也有不錯的成就了。”
直到進了房間,她才發現主位上坐著的那個人和她記憶裡的陳尋很是相似。
而且旁邊還坐著那位憑藉容貌出色,在學校貼吧裡火了一陣的陳尋的青梅竹馬!
對比起畢業前聽到的傳聞,和陳尋現在擁有的成就和名氣。
林小雨是真的沒想到,下意識就喊了出聲。
陳尋倒是不算意外,笑呵呵道:“看樣子當初我在大學名氣還真不小。”
“不好意思,我失態了。”
林小雨有點尷尬,捏了捏自己的衣角,解釋道:“我還以為是和你同名同姓的人來著。”
簡歷上林小雨是上京大學畢業,陳尋也是上京大學畢業。
看林小雨和陳尋的表現,這其中似乎有什麼事情……
陳書瓊心中升起了一個想法:“難道是陳尋的前女友之類的?”
不過等她看到姜悅有些複雜的神色,但又不是那種看待情敵的情緒後,就明白應該和感情問題沒什麼關係,而是另有隱情。
陳尋給陳書瓊介紹道:“我和林小雨是上京大學的17屆的同期學生,我不認識她,不過因為一些事情,她應該是認識我的。”
林小雨連忙點頭。
陳書瓊若有所思。
由於還在面試,陳尋沒有過多廢話:“好了,有什麼事之後再聊,先走流程吧。”
同樣的問題,林小雨的回答和張海洋大差不差。
不過在個人想法上,她並沒有延伸出張海洋那種想要陳尋更改創作方向的要求,只說到挖掘作品商業價值就停了下來。
有張海洋這個例子在前,陳書瓊特地問道:“那你覺得是否有必要更改陳尋的作品創作方向,使其更迎合大眾市場?”
林小雨隱約感覺這個問題應該很重要。
她仔細想了想,有點忐忑的說道:“這方面我覺得主要是看老闆有什麼需求。”
這話一出,陳尋三人都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很快進入了下一個環節。
等到預備的幾個問題答完,陳尋和陳書瓊二人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滿意。
他起身來到林小雨面前,笑著伸出手道:“歡迎加入我的工作室。”
林小雨下意識的和陳尋握了握手,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我透過了?”
“是的。”
陳尋笑了笑道:“如果你下午沒有事的話,就先留在工作室裡,等到其他人的面試結束後,我會讓人給你辦理入職手續,並且告知你要負責的工作內容。”
“好……好的,謝謝老闆!”
林小雨精神有點恍惚的走出房間。
高薪工作還是其次,畢竟這個工作室主要依靠的是陳尋,並不算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