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原軍港割讓給景州作為海軍基地。
景州商人在扶餘國觸犯律法,必須由兩國共同判定。
而在義務上,條約明確了會幫助扶餘國抵禦敵人。
看完條約上的內容,崔長海講給了拓跋勝聽。
對拓跋勝來說,他最在乎的只是皇位。
而有景州的保護,他這個皇帝會坐的更穩。
至於其他的東西,他全然不在乎。
“這個條約很合理,所謂有得必有失,崔左相,簽了吧。”拓跋勝說道。
以為扶持有功,現在崔長海被升遷了左相。
崔長海自然也是沒有異議的。
前幾年,景州商人在扶餘國經商都會背靠他們,私下送了不少銀子。
兩者合作,肥了不少人。
現在,兩國的合作更加密切,他自然無法拒絕。
所以他當下簽了字,拓跋勝蓋了扶餘國的國璽。
李然和劉鈞對視一眼,眼中都是笑意。
如此一來,景州在扶餘國的利益便穩妥了。
這幾年來,扶餘國到處都充斥著景州的貨物。
從胭脂到布匹,從紙張再到最新的懷錶,以及各類武器。
每年給景州帶來八九千萬兩的利潤。
這個市場自然是不能丟的。
“好,願我們合作愉快。”劉鈞對李然道:“設宴,款待來自扶餘國的諸位貴客。”
中午的時候,劉鈞帶著景州眾多官員來到城中心的清波樓。
這個地方是大基建計劃中新建的。
專門用來招待外來使臣和官員的。
招待了拓跋勝和一行。
第二天,劉鈞又讓李然帶著他們參觀了一下景陽城。
三天後,才讓拓跋勝離去。
而拓跋瑜則在第一天來的時候便被押往景陽城內一處宅院中軟禁。
不出意外,他的一生就要在景陽城渡過了。
扶餘國的事態平息,景州才剛剛開始狂歡。
商人們再次湧入扶餘國,帶去景州的巨量商品。
遍佈扶餘國每個府縣的商鋪都重新開張。
財富透過他們的手不斷湧回來。
於此同時,扶餘國正式見三州交給了劉鈞。
李然派出官員的同時,王瑜開始將金州的鐵路向新的三州延伸。
到現在,劉鈞一共擁有了六個州,麾下人口突破了三千萬,實力大增。
不過,劉鈞的目標一直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