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夠讓杏花園的重要工坊使用上水力,那麼景州的生產力將會得到大幅提升。
離開水渠,劉鈞和眾人又去了杏花園其他地方。
如同王瑜保證的一樣,現在的杏花園徹底完工了。
無論是民舍,坊房還是裡面的內部集市都一應俱全。
接下來,只需將各類工坊有序遷入進來即可。
檢查完畢,劉鈞對隨行的劉軒說道:“剩下的事就交給你們工業司了,將王府產業都遷進來,有了這麼多坊房,擴大規模也沒有問題了,至於匠人胡為已經交代各州商會為景州購買了,第一批估計很快就會到。”
對於杏花園完工這件事,劉軒比劉鈞還要興奮。
畢竟這個地方今後就是工業司的轄區了。
“待會回去,下官便去籌辦此事。”劉軒心滿意足。
劉鈞又轉向王瑜,“杏花園的事情雖然結束了,但你們工曹還有不少事要做,比如四府的水渠,橋樑建設,今後還會有城牆等大型工程。”
王瑜一邊聽,一邊點頭。
劉鈞繼續說道:“此次杏花園的建設也證明一個道理,徵發百姓勞役固然省錢,但是效率極為低下,咱們景州今後要有自己的專門施工隊伍。”
“殿下說的是,不過要養活這麼多可是需要不少銀子啊。”王瑜說道。
整個杏花園營造期間,只是六萬餘人吃飯就耗費不少。
“目光要長遠一些,有些東西一開始就是要賠錢養起來,但是後面就能掙大錢了。”劉鈞說道,“再者,這水渠,橋樑,道路的營造交給別人不也是要花錢嗎?自己有隻隊伍使豈不更痛快?”
“殿下說的也是。”王瑜陪著笑,他自然希望工曹有一隻專門負責營造的隊伍。
如此一來,要做什麼直接下達指令就行了,也省的勞煩百姓。
“那你就從這批流民中挑選精幹人員,成立一個營造監,今後專門負責景州境內各類營造事宜,今後若是有機會,本王會為你找些外州營造活計,這樣你們工曹便能夠盈利了。”
“這個好。”王瑜聞言,想了想,倒是覺得前景挺美。
部署了這兩件事,劉鈞讓二人各自去忙。
自己和胡為回去了,對他來說,當前擴大工坊規模勢在必行。
因為上次的存活都被皇商們買走了,榮朝境內的商會急了眼。
按餘晉說的,三天兩頭有商人到商務司抱怨。
還有商人直接抱著鋪蓋卷躺在商務司門口,等著第一手訊息。
不過這些細碎的商貿事宜他就不管了,讓餘晉去煩心去。
畢竟這個商務司可不是個擺設,自然要發揮其作用。
……
日子一天天過去,從景山塞傳回來的情報也越來越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