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燧發槍的扳機構造裡零件可不少啊,最主要的是,這個東西是什麼?”
圖紙上,扳機構造被分解開來。
龔銘指著一個帶著螺紋的構造問道。
“這個東西叫螺絲,燧發槍的扳機的各個配件都是依靠螺絲鉚在一起的,而這也是最難的地方。”劉鈞說道。
“螺絲?”龔銘從未聽過這個東西,有點懵。
劉鈞笑了笑,“其實這個東西也不難,後面有製造的辦法。”
翻過圖紙,劉鈞指著一副圖說道。
螺絲的難點在於螺紋,想要製造螺絲就得先製造牙板。
牙板,顧名思義,就像是人的呀要東西一樣,這個牙板是用來咬鐵,在上面留下齒痕的。
其構造就是一塊平整的鐵塊,但鐵塊上一道道水平的凹糟。
結構就像連續幾個“凹”字,而將一根燒紅的軟鐵在上面滾壓後,螺絲的螺紋就出來了。
用這個牙板除了直接製造螺絲外,還能製造絲錐。
因為絲錐的螺紋和螺絲一樣,到時候便可以用絲錐把螺帽鑽出來了。
俗話說,看不如做。
劉鈞左右也是無事,便和龔銘拿著圖紙動起來。
“彈簧用鋼來做。”
匠人們從匠造司取來現成的鋼錠和鐵錠。
燒紅後,劉鈞先讓起鍛造彈簧。
彈簧的結構簡單,就是一個v字形的鋼片,其要點在要用有彈性的鋼,而不是鐵。
一個匠人負責打造彈簧和其他零件。
劉鈞和龔銘重點攻克牙板。
和鑄造火炮一樣,牙板需要鑄造。
因為黏土模具更容易製造凹字形狀。
使用規和矩量出精確的距離,陶瓷匠一點點刻出牙板的形狀。
黏土牙板製造好後便拿去燒結。
之後將燒好的牙板拿出放在地上,四面用瓷板擋住,將鋼水澆築上去。
冷卻後,一個牙板成形了。
“試試吧。”
忙碌到晚上,牙板終於造出來了,劉鈞鬆了口氣。
龔銘聞言,叫匠人將一根生鋼棒燒軟,沿著凹痕敲擊,鋼棒前段被印出了凹痕,旋轉著打了一圈後,螺紋完整了。
“真是神奇啊。”龔銘讚歎道。
如果沒有這份圖紙,打死他都想不到還有這種東西,這種法子。
“這就是一根絲錐了,用其在燒紅的鐵上轉孔,內紋就出來了。”
龔銘點了點頭,此番下來,燧發槍的難點全都解決了。
他道:“殿下,下官懂了,再熟悉幾日便能試製。”
“這還不夠。”見龔銘一副自得的樣子,劉鈞給他潑了冷水。
清了清嗓子,他在石凳上坐下,叫龔銘也坐下,說道:“和火繩槍一樣,燧發槍要採取分工製造,才能大批次生產,但是比起火繩槍的簡易構造,燧發槍要難,因為不少零件需要組裝,所以你們匠造司也要制定一個精度標準,這樣匠人手工打磨出來的零件尺寸才能相差不多,免得組裝不上。”
龔銘仔細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