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是我們靜安府的紡織坊。”
進入靜安城。
劉鈞一行首先去了工坊區。
畢竟這是景州的重中之重。
劉鈞面前一個佔地數百畝畝的大型紡紗坊。
來時,柴冬青說這裡有一八工人在工作。
點了點頭,劉鈞帶著眾人走了進去。
進入坊房,他首先看見一條條流水線。
這些流水線上的金屬紡車正在蒸汽機的帶動下快速旋轉。
在紡車前,十米一個女工在看管。
從坊房這一頭到另外一頭足有二百米。
而這樣的坊房在這裡有三十多個。
“這裡每天產布多少匹?”劉鈞問道。
“日產五萬匹。”柴冬青洋洋得意。
這個效率對他來說十分驚人了。
劉鈞點了點頭,這種規模的紡織坊在每個府都有。
因為如此巨大的產量,現在景州的布匹價格十分低廉。
以前景州的百姓因為買不起布穿的破破爛爛的。
但現在,只要不懶,誰家都補缺新衣服穿。
同時,因為低廉的價格,東洲市場上布匹生意基本上被景州壟斷。
低廉,質量又上乘的景州布,根本找不到一個競爭對手。
從紡織坊出來,劉鈞又去了靜安府的鋼鐵坊。
得益於鐵路,現在金州的鐵礦和煤能夠源源不斷運往各府。
為了拓展鋼鐵產能,現在每個府都有能力建設自己的鋼鐵坊。
鋼鐵坊之後,劉鈞又去了罐頭坊,玻璃坊,水泥坊,機械坊,水泵坊等一系列工坊。
除了軍事工業外,民用工業在景陽城有的,這裡基本上都有。
如此一來,靜安府自己的產能便能夠滿足本地人了。
無需空耗運輸資源,從外地運來。
而且,還能夠第一時間透過海貿販售。
離開工坊區。
劉鈞在柴冬青的陪同下巡視了靜安城的建設。
如今靜安城內處處通了水泥路。
主城區,沿街的商鋪鱗次櫛比。
裡面賣著形形色色的景州商品。
懷錶,擺鐘,玻璃鏡,香水,白糖等等不一而足。
除了商鋪,這裡還有靜安公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