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景州的工業已經讓商賈們嚐到甜頭了。
不能讓什麼好事都讓他們佔了。
議事一直持續到傍晚方散。
知府們拿到各自的基建專案後隔日紛紛返回各府。
隨後,他們又召集各縣縣令頒佈了此項政令,將需要的銀兩呈遞上來。
十月後,一場遍及整個景州的大基建正式展開。
這其中最為主要的,一是由王瑜領頭的遍及各府的鐵軌鋪設。
其次則是各府水泥道路,新的城池規劃等建設。
當然,這些建設不是一年就完成的,而是將要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的。
如此,財富才能透過這些基建傳遞到百姓手中。
而在基建開始的時候,宣傳司也有了動作。
各府,縣,鄉的標語中出現了大基建的內容。
清閒的百姓得知這個訊息,加上各府,縣,鄉的通知。
百姓們紛紛前往官府報名,加入到基建的隊伍中去。
短時間內,有二百多萬人加入到大基建計劃中。
按照招募的規定,他們每個月將能夠拿到一兩銀子。
雖說,這還比不上工坊的工人的月錢。
但是這卻基本上惠及到大多數的家庭了。
於此同時。
因為大基建需要眾多的材料。
外帶著,誕生了不少新的商賈。
比如因為需要巨量的水泥。
劉鈞不得不放開水泥的民間經營。
因為水泥需要石灰石等材料,又促使不少百姓開採石灰石。
誕生了一批依靠石灰石發家的人。
同時,因為大基建需要自帶工具。
又促使一些專門從事工具生產的工坊誕生。
除此之外,還有砂子,石子等物。
建築需要的木頭,大理石等物。
在大基建的落實過程中,整個景州的經濟似乎都沸騰起來。
由於鋼鐵需求激增,連帶著鋼鐵產業也擴大數倍。
而見證了這些後,劉鈞終於明白為什麼當代各國經濟萎靡時總是推出基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