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是參謀司拿出來的作戰計劃。”
位於景陽城南大營的參謀司中。
蘇縉將一份文書交給劉鈞。
翻開文書的同時,劉鈞來到一副巨大的沙盤前。
這個沙盤不是景州的地形沙盤,而是扶餘國的沙盤。
外四府之戰後,湯舟統領的飛狐衛便派出細作前往扶餘國測量山川河流地形。
這些資訊反饋回來便是這幅沙盤。
“扶餘國有二十七個州,最小的州有四府,最大的州有府十六個,東陽關外面州叫金州,地形和景州差不多,適合步兵作戰。”蘇縉拿著一根細竹竿向劉鈞介紹。
劉鈞頻頻點頭。
昨日在杏花園,他除了去匠造司檢查了各項機械。
同時還讓劉軒和龔銘坐起一起,合計了一番如何儘快將蒸汽機及其附屬機械在景州全面鋪開。
商談上,他把工業化的重任交給了二人。
工業化的事有了眉目,他把目光再次投降了扶餘國。
這個來自北方的威脅雖然慘敗了,但威脅依舊還在。
所以,他還要折騰到它筋疲力盡為止。
至於榮朝內的事他還在等待。
他相信,一旦蕭家將景州的火器用出了威力,其他人就再也不會淡定。
“這次你需要多少人拿下金州。”劉鈞看向沙盤。
金州的面積比景州大,一共有十三個州。
而且最重要的是,金州盛產鐵和煤。
若是拿下這裡,不但景州的煤鐵來源能夠得到保證,還能給扶餘國造成深重的打擊。
逼迫扶餘國內的主和派同景州商談。
“兩個軍團足以。”蘇縉十分自信。
外四府之戰讓他對火器的認識更加深刻。
面對已經拿不出大規模軍隊的扶餘國來說,這些人馬足夠了。
“誰來統帥?”劉鈞又問。
這個問題蘇縉也比較頭疼。
現在八個軍團的將領都想去。
畢竟這又是一個立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