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馬山府,賓縣,莫家村。
東方的天際剛剛泛起一抹魚肚白。
莫家村的百姓便聚集起來準備逃難。
從春天持續到秋季的大旱已經耗盡了村裡所有的存糧。
再不出去尋找吃食,村裡所有人只怕都要餓死。
更何況,賓縣的人都知道,莫家村的百姓不是以耕田為主業,而是以造船謀生。
如今梁州大旱,這莫家村的生意便更加淡薄了。
“老莫,老莫。”
逃難的隊伍正要開拔,忽然一輛馬車闖入了村口。
馬車停下,一個頭戴四方巾,穿著綢緞衣服的商人從馬車上下來。
“孫掌櫃。”
見到商人,逃難隊伍中一個年紀約莫四十餘歲的漢子走了出來,露出驚訝的神色。
“老莫,你們這是要逃難?”商人掃了眼長長的隊伍問道。
嘆了口氣,莫五說道:”是呀,糧食吃完了,大旱又沒生意,只能逃難了,鄉民們商議一起走能安全些,不知孫掌櫃此來所為何事?”
說著,莫五眼中露出希冀的神色。
孫掌櫃是他的老主顧,經常在他這裡訂船發售。
所以他期盼著這次又有訂單,如此一來,村民們便有錢買糧了。
“自然是好事。”孫掌櫃喜道,“現在梁州大旱,沒人買船了,不少造船匠據說被活活餓死,你們以前都為我的鋪子造過船,實在不忍看見你們也是這樣的下場。”
聽孫掌櫃說沒人買船,莫五的心頓時涼了半截。
聽完後面,他心中又升起一抹希望。
孫掌櫃繼續說道:“現在在景州經商的商賈回來說,景州在招募造船匠,而且月錢十分豐厚,據說若是有造大船的本事,每個月能給五兩銀子,只要你願意去,那些商賈會負責送你過去,路上的食吃也全都由他們提供。”
“我爹以前在朝廷的船坊裡造過戰船。”一個青年出聲,他是莫五的兒子。
“這我自然清楚,所以才來,否則豈不是可惜了你爹這般大才。”孫掌櫃笑眯眯的。
莫五皺了皺眉頭,以他的本事,他去了外州自然也能找份差事幹。
只是他之所以不願意走,是因為看不得這些平日裡隨自己造船的百姓受難。
於是,他說道“孫掌櫃的,若是我自己,也就去了,只是我實在不忍心丟下他們……”
“他們……”孫掌櫃搖了搖頭,“老莫,只要會造船,他們都能去,景州官府全都要。”
“真的嗎?”莫五神色驚喜。
“當然,這還有假。”孫掌櫃狠拍胸脯,“若你同意,我現在就回去聯絡前往景州的商賈。”
“那多謝孫掌櫃了。”莫五行了個禮,面色激動。
孫掌櫃擺了擺手,長嘆一聲,“跟你說實話,我也是受人所託,能從中拿點銀子,沒人買船,我的日子也不好過,今後說不定也要去逃難。”
”那多謝孫掌櫃了。”莫五再次感謝了一聲。
帶領村民跟著孫掌櫃的馬車去了縣城。
在縣城見到來自景州的商賈。
隨即,他們又北上楚河,在楚河碼頭,他們見到了數量眾多的匠人。
這些匠人和他們一樣都來自災情最為嚴重的五州。
上了船,他們隨船隊沿著楚河而下,直抵景陽城碼頭。
到達目的地後,一些官員模樣的人開始清點人數。
並按照他們技藝的不同安排隊伍。
見此,他們最終是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