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銘望著紙上的字。
想了半晌也不明白為什麼要把粉末狀的火藥做成黃米這樣的顆粒狀的。
於是問道:“殿下,這又是何道理?”
“火藥燃燒需要同氣混合,粉末火藥填充緊密,卻不如顆粒火藥燒的快,燒的充分,威力上自然就小了許多。”劉鈞儘量解釋的簡單一些。
說起來,不過是氧氣接觸面的問題。
顆粒之間有空隙,氧氣充足,所以燃燒的快。
這種顆粒火藥技術在當代被髮明的很早。
在十五世紀的時候人們便觀察到顆粒狀的火藥比粉末狀的火藥更有燃燒效率。
當時的歐洲,人們比較重口味,一開始用尿混合粉末火藥製成顆粒狀。
而明朝就文明多了,將成分換成了燒酒,他這個法子正是來自明朝的《武備志》。
“氣。”龔銘點了點頭,稍微理解了。
“俗話說眼見為實,你按照這個法子製出火藥,對比一下便是。”劉鈞站起來,將紙交給龔銘。
“是,殿下。”龔銘的心癢癢起來。
叫了一個匠人,轉身便去搞試驗去了。
劉鈞又在匠造司轉悠了一會兒,檢查了幾個匠人制造的翻砂模,這才返回王府。
不久,劉軒也回來了,將選定的會館區位置報給了他。
“餘晉建議的?”劉鈞有些詫異。
劉軒是個老實孩子,什麼事都沒瞞他,都倒了出來。
“嗯,這個餘晉倒是有幾分見解,而且他雖說是個秀才,但因為生在商賈之家,倒是沒有那些讀死書的人迂腐。”劉軒道。
“到底如何,等他參見了考試再見真章,不過他的確有些頭腦和膽識。”
玉人胭脂能夠短時間內滿足供貨,這要多虧餘晉家的胭脂作坊。
不過,這只是利益交換,王府也給了他家景陽城優先拿貨的權利。
至於他能不能進入商務司,還要看他的考卷。
“不過他這會館區選的位置很合本王的心意。”劉鈞從桌上展開一份景陽城規劃圖。
上面景陽城內民舍,商鋪,道路,河流等標識的一清二楚。
這種圖紙府衙每五年都會讓畫工走遍景陽城繪製一遍。
現在他拿來,正可以把此當做規劃圖。
畢竟城市建設要未雨綢繆,他要用自己的理念,將景陽城打造成世界上最先進最完美的城池,再以此為模板向其他府推廣。
拿著筆,他找到清波河,準備今後將這裡變成景陽城的商業中心。
除了彙集教坊司,青樓,會館,下面他還要重點整改一下酒樓,增加賭場等一些遊樂設施,建一些大型的會場等。
將自己的設想寫在圖紙上,他不禁有些期待起來。
如同趙玉燕期盼的一樣,他同樣渴望讓景陽城變得繁華。
“下官也覺得不錯,近日入城的商賈都住在清波河兩岸的客棧中,而且附近有不少出租的店鋪,只要租下來便能做會館用了。”劉軒站在劉鈞身邊。
劉鈞標記的東西看的一清二楚,心道靖王似乎很看好清波河兩岸。
如此一來,周圍的宅子定會漲價。
想到此,他直言道:“下官得給餘晉個口信,讓他不要對外亂說,免得這清波河兩岸的宅院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