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
劉鈞正在聽取李然這些天四府田產的分配情況,忽然外面響起了一陣山呼海嘯之聲。
細聽之下他才聽清楚其中的詞彙,諸如“謝殿下。”“殿下千歲。”“我們來謝謝殿下,給殿下磕頭了。”
李然和劉鈞怔了半晌,李然笑道:“正所謂投桃報李,殿下為百姓做了這些好事,百姓們心裡的都有筆賬,你看,現在他們來感謝殿下了,至今以後,只怕殿下在百姓中的地位無人可取代。”
劉鈞向外走去,對跟隨在身邊的李然說道:“其實百姓是最淳樸的,只要一口飯吃,他們便會承受苦難,你若是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便會把心掏出來,用性命守護你。”
頓了一下,他繼續道:“這就是本王為什麼冒著惡名也要滅掉景州豪紳,將土地分給百姓的原因,對本王來說能真正救得了景州的只有他們,因為沒有他們,我們就沒有取之不盡的糧草,沒有他們就沒有源源不斷的兵員。”
李然深以為然:“殿下的胸懷,令下官敬佩。”
這次他是真的心悅誠服。
他相信這次分田之後,景州上下定然會同心同德,而劉鈞在民間的聲望也將達一個頂峰。
一邊說著,二人到了王府門外。
這時劉鈞怔了一下。
排在前面的幾個人他到都認識。
狗娃的父母,前來王府索要賠償的老者和那個敢向他提出減稅的青年都在。
“殿下出來了。”人群中傳出一道聲音。
正在磕頭的鄉民紛紛直起身子。
王衝之抬起頭,正看見靖王在他面前。
瞬間老淚縱橫,他對著地面就要猛叩頭,卻發現自己的身體被一雙手撐住。
“殿下……”王衝之激動不已。
那雙手正是劉鈞的,渾身顫抖順著,他順著劉鈞雙手的力道站起來。
“諸位都請起來吧。”劉鈞朗聲道:“你們的好意,本王心領了。”
王衝之含淚道:”殿下為我們做的這些事,又豈是扣幾個頭就能還得了的,但我們實在無以為報,只能行此法了。”
劉鈞笑道:“身為景州之主,本王本就負有讓諸位鄉親過上好日子的重任,如今還只是第一步而已,往後,本王會讓你們的日子越來越好,再也不會讓你們忍飢挨餓遭受豪紳和外敵的欺壓。”
李順站在王衝之身後。
劉鈞的一番話說得他熱血沸騰二十餘年來他的生活猶如一潭死水。
每天不過是為了一口吃食奔勞,從來未體驗過希望是何物?而現在,他體會到了。
這種憧憬甚至讓他有種即便為了靖王戰死沙場也心甘情願的衝動。
“殿下愛民如子,民亦該愛王如父,殿下不負我等,我等也必將不負殿下,只要殿下一聲號令,我等願意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
不少年輕鄉民同聲高呼,他們都處在熱血衝動的年紀。
李然眼眶微紅,他一生為官還從未見過百姓如此擁戴王府的景象。
他的目光投向劉鈞,只覺這位年僅十四歲的靖王,身影突然間高大起來。
劉鈞的心情同樣激動。
身在萬人中央,受人瞻仰感覺是他從未體會過的。
百姓們真摯的眼神,動容的神情如同一股春水灌入他的心裡。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話語在他心中盤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