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亂賊竟學漢王當年起兵的號子,真當他自己能當第二個漢王了。”
高呼聲傳來,薛常青啐了口,表情不屑。
但見賊軍向護軍府士兵走來,神色逐漸嚴肅起來。
“哎,可惜了許多百姓,戰端一開,難免要有死傷。”黃方悲聲道。
在他看來,這個山大王裹挾百姓,無非是狗急跳牆,怕被官府捉捕,困獸猶鬥。
“百姓只是心中不平而已。”劉鈞淡淡道,“薛將軍,派個嗓門大的到陣前將本王招撫流民的佈告念給他們聽。”
薛常青示意身側的一名號令官,對他說了一些話。
縱馬前出,來到兩軍中間,號令官喊道:“靖王有令,外四府之流民即日起可前往景陽城官府領取耕田,或進入工坊,由官府秋收前供應吃食,望爾等速速散去,若執迷不悟,仍追隨奸人,當格殺勿論!”
號令官長期負責傳遞軍中號令,嗓門如洪鐘,且縱馬距離賊兵只有三十餘米,聲音輕鬆傳到流民耳中。
聽說能分到田地,賊兵中頓時有不少人停下了腳步。
他們竊竊私語,一傳十,十傳百,訊息在人群中散開。
自稱獻王的山大王見了,心中暗暗著急,叫道:“官府的話可曾可信,他們不過只是怕了,騙你們放下手裡的刀劍,若是你們都散了,他們便不會再管你們的死活,而跟著我,你們才能吃香的喝辣的。”
流民們聞言頓時又覺的有幾分道理,一時間向前也不是,向後也不是。
“殺!”
叫喊過後,他給了手下一個狠厲的眼神。
一眾山賊抽出兵刃紛紛上前,他們很清楚,只有趁著人多勢眾擊敗官府大軍才能活下去。
否則一旦流民散去,他們這點人馬根本不是官府的對手。
“殺,殺,殺!”
山賊們叫喊著,仗一旦打起來,這些百姓跟著他們也得跟,不跟也得跟。
所以,在百姓沒有完全被官府說動前他們就要動手。
隊伍重新向前。
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相聚五十米的時候,賊眾向護軍府士兵發起來了衝鋒。
喊殺聲震耳欲聾。
戰陣後,劉鈞已經洞察了一切,望遠鏡中,山賊頭子臉上長几根毛他都能數的清。
正如黃方說的一樣,山賊才是這次禍亂的根源。
“殿下,該射擊了。”薛常青急道。
五十米的距離轉瞬即逝,一旦被這麼多人衝擊,火繩槍將沒有任何優勢。
到時候緊憑一千餘長矛兵對付數量眾多的亂民很難。
“放到三十米。”劉鈞說道。
火繩槍的準頭很差,距離放的越遠,效果越差。
在近代殖民戰爭中,英國正是憑藉將敵人放到三十米內的打法所向披靡。
不過這個戰術需要士兵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熟練的配合。
這些日子,護軍府的演練他看在眼中,他相信護軍府士兵能做到。
薛常青額頭上冒出細微的汗珠。
這次戰事他不怕輸,怕的是輸了劉鈞會出現意外。
若是那樣,他就萬死難辭其罪了。
“殺!”
為了鼓舞流民,山賊們衝在最前排,眼見官府士兵越來越近,他們揚起了手中的刀。
護軍府士兵的戰陣紋絲不動,但前排的火繩槍手眼睛卻不時瞄向身邊的同伴,疑惑為什麼現在還不下令射擊。
直到賊兵衝到三十米的距離時,“射擊”的命令突然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