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昨天才知道小女曾拿匕首到王府威脅殿下,致使殿下昏過去,如此荒唐之事,實在有失家風。”李然瞪著李樂茹,“還不給殿下賠罪。”
自劉鈞將李然關入大牢,李樂茹自是將劉鈞恨得要死。
如今得知靖王只是為了迷惑高鴻允才如此,便不再那樣看待劉鈞,反而心生幾分愧疚。
盈盈走到劉鈞面前,李樂茹跪了下來,“奴家萬死,望殿下贖罪。”
劉鈞本能要去扶李樂茹,但想起這個時代男女授受不親,便收了手,道:“起來吧,不知者不罪。”
李然鬆了口氣,如釋重負,又帶李樂茹去見太妃。
他正有事要同他商議,便讓他待會去勤政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炷香的時間,李然回來,躬身問道,“不知殿下找下官何事?”
沉吟了會兒,他問道:“當前景州還有多少百姓?又有多少百姓有地可耕?”
“下官只有一年前的賬目,現在的則需重新讓各府各縣各鄉清查。”李然說道,“不過有自己田畝的百姓只怕不多,不只是景州,整個榮朝皆是如此。”
劉鈞點了點頭,如今的榮朝同每個王朝晚期的弊病一樣,土地兼併已經登峰造極。
地方豪紳連田阡陌,窮苦百姓無立錐之地。
百姓只能淪為佃農,或是成為流民。
藉著高鴻允的事,他雖重整官場,但是這種導致動亂的根源問題卻還擺在他面前。
他不能將糧食安全交到這些地主鄉紳手中。
因為歷史證明,這個群體完全靠不住。
對他們來說,皇帝是誰無所謂,靖王是誰也無所謂。
即便扶余人進來,他們磕頭易服,照樣安穩過自己的舒服日子。
而事實也證明如此,外四府被扶余人攻佔後,四府的地方豪紳便立刻向扶余人獻媚。
不但積極挑選族中子弟充當外四府官員,還充當扶余人徵收賦稅的先鋒,逼迫百姓納糧。
而內四府的地方豪紳在官府窘迫的情況下,隔岸觀火。
在邊軍戍守景山塞期間,蘇縉曾因缺糧向當地豪紳借糧。
但他們竟然一粒糧食都不肯拿出來。
這件事是高鴻允死後,蘇縉和他閒談時提及的。
當時便把他氣的不輕。
喜歡帝國梟色請大家收藏:()帝國梟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