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這紙上的內容頓時拍腿叫好。
當下就有幾個商人找到劉軒。
“這位小兄弟,請問這是何物?敢問我們能將店鋪地址,貨物品名貼在木牌上嗎?”一個商人開口問道。
“這叫廣告牌,廣而告之的意思,在上面貼的叫廣告,這乃是靖王讓立的,隸屬王府,你們若也想貼廣告就去王府登記商談價格。”劉軒笑道。
“原來這樣。”商人們竊竊私語。
“殿下說了,今後景州所有的府縣都會立廣告牌,你若是願意生意興隆,出得起銀子,今後整個景州都能看得到你的廣告。”劉軒補充了一句。
“俗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若有這般廣而告之的手段,何愁生意不好。“有人動了心思。
其他商人也是心裡各懷鬼胎,有那精明的,當即取了銀子便往王府去了……
王府,胡為忙的陀螺一樣轉。
除了籌備詩會一應物件,他還要想辦法賣胭脂。
因為劉鈞說了,胭脂的名聲打出去後就不給他們抽成的機會了。
所以只能趁著名聲不揚的時候拼命賺這筆銀子。
“麻四,十個銅錢,賣出去後我給你十個銅錢。”胡為拉住常給王府送油的賣油郎麻四。
“五兩銀子!這麼貴的胭脂你讓我賣給誰去?”麻四並不買賬。
“貴妃紅也賣五兩,還不是有大把的富貴小姐去買,你瞧,這可是王府出品,再說,太妃親自用了,說有奇效呢。”胡為掏出一個胭脂盒。
這是專門找陶瓷鋪子訂做的,上面寫著“玉人”兩個字,下面就是劉鈞的一首詞。
白色的陶瓷配上黑色的字倒是很漂亮。
“三十個,我賣油的時候順便幫你吆喝。”聽說太妃用過,麻四有點信了。
“你也太狠了,二十個銅錢,不能再多了。”
“二十五個,不行就拉倒,吆喝也得要力氣不是,喊一天,回去還得多吃一碗飯。”麻四挑著油擔子就要走。
“好好,二十五個。”胡為答應,心裡一陣肉疼。
一錢銀子的抽成對他來說跟要命一樣,這二十五個銅板估計也會讓他晚上睡不著覺了。
麻四取了五盒胭脂去了,胡為見又一個熟人路過,忙一陣風跑了過去。
與此同時,教坊司和青樓中湧入了不少富家公子和文人騷客。
趁著這次機會,她們賣力推銷教坊司使派下來的胭脂。
凡是能有閒錢逛青樓的,口袋中總不缺這點銀子。
為了討美人歡心,他們往往買下胭脂送給青樓裡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