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正有此意,若母妃說好,大榮朝還有幾人能說不好?怎麼說,母妃也是在宮中長大,什麼胭脂沒用過。”
劉鈞笑嘻嘻的,胭脂是閨中用品。
趙玉燕身為大榮朝公主,她的品評絕對算得上重量級的。
“少貧嘴,還不把你的秘方拿出來,也不知道你從什麼地方搞來的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趙玉燕白了劉鈞一眼。
劉鈞來時便將盛著水楊酸粉末的瓷碗帶來了。
這時,他掀起袖口,將碗放在了桌子上,
“就是這個。”劉鈞將碗推到趙玉燕面前,“母妃讓綠珠制胭脂的時候捏一點放進去,切記不能多放,百中有一二即可,否則過猶不及,反而會灼傷面板薄的人。”
趙玉燕端詳了下碗中的麵粉狀的東西,又聞了聞,方說道:“行了,放在這吧。”
轉過身,她對身側一個身材高挑的少女道:“綠珠,你這便叫上幾個丫頭跟你一起去制胭脂吧。”
少女應了聲是,好奇地掃了眼碗中的白麵,徑自去了。
劉鈞也不多待,和趙玉燕隨便說了幾句家常話便往回去。
沒走幾步,卻看見胡為急匆匆地跑來。
“出什麼事了,火急火燎的。”見胡為形色匆匆,他知道肯定有事。
“殿下,王府外面來了不少城百姓,說是要王爺賠銀子。”胡為抱怨道,“準是昨天那個漢子回去挑唆的。”
劉鈞笑了笑,“這是好事啊,由此看來,百姓對本王還沒完全失望,至少還敢來,既然話都說出去了,該賠償就賠償,俗話說無信不立,想讓百姓從今往後信得過王府,就要從今日做起。”
“話是這麼說,不過銀子今兒撒點,明兒撒點,內庫的銀子也支撐不了多久。”
這幾天經他的手拿出了不少銀子,他有點肉疼。
“鼠目寸光。”
劉鈞懶得理睬胡為,這小子什麼都好,就是摳門,八成是小時候窮怕了。
不管是誰的銀子,他都捨不得花出去。
“別傻站著了,讓他們到勤政殿,本王一一核對,也不能讓那貪婪之人鑽了空子。”劉鈞一面走,一面說。
胡為應了聲。
嘮叨歸嘮叨,但他清楚胳膊擰不過大腿,又一陣小跑去了。
劉鈞到了勤政殿,胡為也帶著二三十個老老少少過來。
“草民參見靖王殿下。”眾百姓躬身行禮,接著就要下跪。
“免跪,說說本王什麼時候,踩壞了你們什麼東西,說對了,本王如數賠償,若是胡編亂造,本王也不願做那冤大頭。”劉鈞坐在臺階上,望著眾人。
聽了這話,原本就有些緊張的百姓,越發小心翼翼了。
原本,他們是打死也不敢來王府討要賠償的。
但村裡狗娃他爹實打實拿著白花花的銀子給他們看了。
這才有村裡人相邀,壯了膽子一起來王府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