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胡為去了趟匠造司,帶回了一老兩少三個木匠。
劉鈞躺在搖椅上,一直在寢殿前的空地上等待,順便翻閱技術圖紙。
“殿下,龔主事說了,他們三個的手藝最好。”
胡為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小民參見靖王殿下。”
三位匠人見到劉鈞有些侷促,相互看了一眼,老者領頭就要跪下來行禮。
“免了。”
劉鈞本能地起身攙扶老者,從現代帶來的思想還主導著他的行為。
潛意識裡他認為自己受不起這般大禮。
只是令他沒想到是,自己這個動作似乎讓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
三位匠人俱都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胡為眼中隱帶欣慰,崇拜。
路過的王府家丁和婢女則一臉愕然。
“咳咳,今日本王找你們來有件重要的事,這個東西你們能造出來嗎?”
劉鈞拿出圖紙打破這層尷尬。
“這個似乎是手搖紡車,不過錠子怎麼是豎著的?“
老者經驗豐富,手搖紡車鄉中的農戶基本一家一個,他製作過不少,大體能夠看出點影子。
“的確是手搖紡車。”劉鈞點頭,在當代戰國時期手搖紡車就出現了。
這種由木架、錠子、繩輪和手柄組成的紡紗工具構造簡單,在大榮國也到處都是。
頓了一下,他繼續說道:“不過這個東西比手搖紡車複雜一些,你們看看。”
邊說,劉鈞邊把圖紙鋪在地上,老者和兩位青年蹲了下來。
比起簡單手搖紡車,珍妮式的紡紗機更像是一個床架。
床尾是豎起來的錠子,床側裝個搖輪。
這種紡織機之所以比傳統的紡車高效,原因在於發明者將紡車上原本橫著的紗錠豎起了起來。
這樣一來,搖動手柄,可以帶動多根紗錠旋轉,將棉花不斷紡成紗線。
一開始這種新式紡車上有了八個紗錠,經過不斷改良,到最後甚至能裝八十個紗錠,效率提升了八十餘倍。
在古代,比起織布,紡紗更加辛苦,往往需要三個人紡紗才能供給一人織布。
所以當這種紡車出現後,織布效率大大提升,生產的布匹在價格上有了競爭優勢。
到後來,這種紡車採用水力和蒸汽動力,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按照當代人類學者的總結,這種新式紡車的出現是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導線。
“雖說構造繁雜了點,但應該能做出。”老者沉吟道。
“你們若是四天能做出來,本王獎賞你們一人十兩銀子。”劉鈞聽了心情大好。
珍妮式紡紗機的構造並不複雜,也沒有高難度的零件,而且完全可以採用木質構造。
大榮朝工業能力基本等於零,但他相信大榮朝木匠的手藝是無人可超越的。
鋼鐵部件咱弄不出來,木頭的總能湊活著用吧。
畢竟這不是火槍,需要擔心炸膛,再說人工手搖的,動作本就比較溫和,木質足夠了。
“十兩……”
老者不動聲色,兩個青年卻有些激動。
咳嗽了一聲,老者說道:“請殿下放心,小民一定竭盡所能。”
喜歡帝國梟色請大家收藏:()帝國梟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