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要是那記爆頭真不足以致命,又不是毒,那怎麼可能!?”
“這南承裕怎麼回事啊?整天『逼』人還債、害人『性』命,也沒見得什麼好處!”
“話說南承裕的錢其實都歸鏡湖水寨……”
“啊呀,許大寨主發願在城東南環青龍山連建十八橋,可是個大工程,你說這大手筆……難說,難說……”
“其實南承裕這人挺怪的。要債時那個狠,但是對其他人也沒壞到哪去。三全路的那些乞丐,他每次路過都給兩銅板……”
“唉……人命不值錢哦!”
“也不知南承裕一死,鏡湖水寨那些生意,要誰去接管。”
“你看著吧!定有另一個南承裕出現!”
“喲……昨兒許大寨主才了《武林快報》呢!你說他一向佛面金身,要再找人,也得等南承裕的事消停消停再說吧!不然不自掌嘴麼!”
紛紛擾擾的流言並不能改變南承裕死亡的事實,然而能讓人們看到他的死亡之外,不為人知的人生軌跡。
青二十七想,這對於生者、對於死者,都是種安慰。
開禧二年五月十七,當青二十七起身離開“夢西湖”時,酒客們對南承裕之死的談論已告一段落,他們的話題轉向下一個:《新聞》今日除了正常發售的報紙外,還附送了一本小冊子。
那小冊子裡盡是些簡筆畫,或詼諧有趣,或意境幽遠,正是青二十七依《孤石》畫風集稿,猶記印書坊出品的畫集。
藉此小冊,人們再次談論起了大宋閨繡品拍賣會的種種逸聞,什麼史嫏嬛許嫁王公家,韓君瑜建立淑媛會……
是的,只要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人們的注意力永遠不會持久,一個新的事件會迅速地蓋過另一事件,除非這個事件改變了整個社會的某項規則,而這規則最終影響到你的生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青二十七翻了翻畫冊,再次把目光停在那幅《『潮』起烏賊現》。
真是幅好畫啊,她想著,嘴角帶笑:可是又有幾人看得出這畫的真意呢?
回到客棧她立即開工,記下她與左心寧剝繭抽絲所找出的南案真相。
這是個很有故事的故事,也能將她所擅長的淋漓盡致地發揮。
青二十七一開始寫停不下來,一直剪了兩次燭芯才寫完。
寫完後已是深夜,初夏的風已經有些薰熱,但她覺得渾身發冷。
她一向如此,如果太過集精力於某事物,當事情了結,會有脫力似的發冷,好像全身的力量與熱量,都在那件事裡耗完一樣。
為自己沏一壺茶,青二十七坐下來休息。
這茶當然不會有暮成雪風荷居里的好,聊勝於無而已。
她一邊喝,一邊想,暮成雪實在是個非常有眼光的人。
在南案之初,能極為敏銳地斷定此事大有章可做。如今一路而下,不出其所料。
看似平常的命案,攤開來有無數可能。南承裕的悲劇符號,趙蓓的曲折情感,還有,此案背後隱藏的其他東西。
這第三點,正是她要繼續查的事。
該從哪裡入手呢?青二十七陷入沉思。
“提錫壺,遊西湖,錫壺落西湖,惜乎!錫壺。持玉杯,觀御碑,玉杯遇御碑,悲矣!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