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夜妖帝有足夠見風使舵的本領,固而只需要抓住風吹草動,便可推波助瀾,叫甯宸也好,奉凕也罷,這二人聲名狼藉。
聲名狼藉的話,其實奉凕是完全不在乎的,因為奉凕一直臭名昭著,在聲名在敗壞一點,和保持現狀,其實對於赤池魔帝並無差別。
至於甯宸的話……甯宸雖然身上爭議不小,但作為仙帝,身敗與名裂算得上榮辱與共的問題。
甯宸自然是惶恐的,除非——阡苡也是說除非。
除非,甯宸,甚至不止甯宸,包括奉凕,也包括奚夜,這三位當代在位的帝王,除非都有能力像所謂的‘白屹大帝’一樣,一人抵擋三軍,做到權傾天下至高無上。
否則,名聲這種問題沒有誰會真的不加註意。
奉凕也實在是無奈之舉。這一但臭名遠揚,便容易惹是生非。這惹是生非其實也不見得就是親力親為,許多時候,人們需要一個‘公敵’,一個目標十足,又沉默不語的公敵。
這個公敵,自然是沒一個風雲人物了。
風雲人物雖然呼風喚雨,叱吒風雲,但也正是因為所謂的風雲人物這般的不平凡,固而,普通之人即便對他們頗有微詞,也有極大的可能逃過一劫。
包括魔帝,包括妖帝,包括仙界之中任何一個手握重權之人。甚至也包括阡苡自己,與妗荷那起子恃美揚威,在天界混得不管不顧風生水起的紅人,都可以是世人眼中這個巨大而沉默不語的狙擊目標。
畢竟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天地,而許多流落市井街頭的卑微之流就算對他們惡言相向,也無妨的,畢竟這是跨越階級的隔閡,這毫不相干,有天差地別的環境之中,其實並不互相影響多少。
於是乎定理就是,比如,世人覺得自己置身水深火熱中本不是自己不學無術,無所事事的問題,反而是因為妗荷這種‘勝之不武’的花瓶太過幸運,所以,這才叫他們這些籍籍無名的小人沒了合該有的光芒萬丈。
這自然是一個完美無疑,又堪稱‘死無對證’的推託,除非極其不幸運,否則,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完全是聽不到這些彷彿是‘胡言論語’的失心瘋之語,只要不是方面尋釁滋事的話,只怕是沒有誰犯得上堪稱大張旗鼓的斤斤計較。
當然這裡面的問題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本是形同陌路完全不可能有什麼交集之人,固而,互相之間指責推脫,包括風雲人物也會把自己的不力——比如,白岙帝君不夠英明果敢,直接帶領人們走向氣象一新的局面的話,確實倒是也沒什麼。但問題就是如果這所謂的白岙帝君若是不厭其煩的話,自然是可以撇去自己的能力問題,而將責任推託給世人不求上進,得過且過,也自然而然的忽略尋常人們連如何安身立命都是問題,更別提立足之後還要蒸蒸日上的問題。
這?自然都是堪稱無跡可尋的推託——這彼此之間,自然是可以放心大膽,暢所欲言。反正基本上互不干涉,自然是無傷大雅。
說起來‘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便是‘聲名遠揚’與階級固化的好處。
而這種階梯似的阻礙,便導致了,相互之間呈現一個‘天高皇帝遠’的陌路殊途。尋常普通的人倒是罷了,就阡苡瞭解的這些英雄豪傑——就算這些英雄豪傑就算不滿意自己被世人風言風語的非議,然而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風雲人物,自然是反對無效,因為寡不敵眾,這也是一個‘餘而力不足’的道理。
所以,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殊途之人自然是互相之間誰都可以踩上一腳。
這點已經是世人心照不宣的事實了,繞是妗荷這樣氣焰囂張的人遇上人言鼎沸,也是無可奈何有口難辯,只能任由流言蜚語跟著人們的心情興風作浪。
妗荷尚且忍氣吞聲,因為妗荷方方面面不夠出色,且能力有限。
但是白屹大帝沒必要對此忍耐才對。然而昔年流言紛擾,何至於此?便是阡苡所說的,此事只怕是精心安排而為之。
就好像方才阡苡靈光一現,忽然意識到邪影與清弄二人為何同在此間,卻避之不見。
原是邪影自己選擇對此事袖手旁觀的做法,固而將原本自身唾手可得的功成名就,直接大義凜然的拱手相讓於外人。
這點阡苡如今推測,只是不負責任的推測——大約是因為時代過後,四使家族封神的始終只有一個人。
也就是說,最開始覺醒的青龍家族的成員是邪影與清弄。而優勝劣汰,來日封神便是……
也就是說來日風光無限的註定是邪影,因為對比起來清弄,完全沒有優勢——而這種事與六界生靈生死存亡的問題直接掛鉤,馬虎不得。也不會容人打馬虎眼,否則便等同於與世為敵……
問題就是這裡,若兄妹二人,一個風光無限,一個無人問津,可不淒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確實淒涼,邪影不願意清弄就此埋沒。其實若只是埋沒便也沒什麼,並不至於這般矯情應對。但人言可畏是真的——這點體現在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的問題上。
至於怎麼對比?當然是想怎麼對比都行,反正人言沸騰,法不責眾。還別說,世人若只是單純對比的話,左右也不過是就事論事,客觀表述問題所在。不見得就是尋釁滋事,知法犯法。當然阡苡含蓄慣了,自然不會將心事宣之於口,可捫心自問,非得直言不諱不避鋒芒的話,自然是清弄方方面面,不管怎麼比較逗比不了邪影。
這點想必邪影自己也一清二楚才對。所以邪影推辭了青龍使的職責。
這點所謂的白屹大帝並未曾過份苛責,一是體諒,二便是也想著強扭的瓜不甜,三便是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別說青龍家族的後人不止一個兩個……只怕心中依舊認祖歸宗之人,一隻手都數不過來。而一但認祖歸宗,那麼覺醒便也是家常便飯,一念之差罷了。